李雲海搬開櫃子,開啟地下室的門,幾個人拿了鐵鏟和刀具防身。
莊勇也在場,他率先下了地下室。
李雲海隨後下來,用手電筒四下照了照,他還開啟最下面的那個地道檢查了一番。沒有發現人影,但是看到被人翻動過的痕跡。
看來賊人進來過地道,可能龔潔她們回來得及時,那小偷來不及將櫃子歸位就逃走了。
李雲海滿腹懷疑,是什麼人知道這個地道?
他找到的那些金子,全部運回西州收藏起來了,這個地下室,之前也只有他和林芝知曉。
林芝和李雲海商量,這房子在大馬路邊,容易被賊人惦記,得加強安保才行。
李雲海應了一聲,說明天就把門窗全部換成防盜的。
這座別墅有年頭了,門窗都是木的,只有院門是鐵的,但圍牆又不高,防君子不防小人。
李雲海決定把別墅全部換成防盜門窗,再加高圍牆。
第二天,李雲海沒有到廣交會上去,而是請了工人來改造別墅。
除了加固圍牆、更換門窗之外,李雲海還在二樓和三樓各加裝了一道防護門,同時叫人把地下室給清空,加裝了電線電燈,進入地下室的門也給加了鎖。
休息的時候,他打電話回西州,詢問公司的情況。
蘇紅接聽電話,告訴李雲海道:“李總,我正想著晚上再打電話找你呢,倪教授今天打電話回來,說有要事找你商量,他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請你有空的時候一定要聯絡他。”
李雲海記下倪教授的電話號碼,說了一聲好。
和蘇紅通完電話,李雲海拔打倪教授留的號碼。
他撥通之後,忽然想到倪教授在米國,兩國之間有時差,那邊是晚上十一點鐘了,倪教授怕是休息了吧?
李雲海正想結束通話電話,那邊已經有人接聽。
倪教授爽朗的笑聲傳來:“李總吧?”
李雲海笑道:“是我,倪教授,深夜打擾到你了吧?”
“我還沒有睡呢!”倪教授語氣沉著的說道,“有個事情我得向你彙報,我聯絡了米國的gca公司,他們願意向我們出售最新的光刻機、晶片生產線、儲存器生產線。不過投資十分大!建一條儲存器生產線投資就要2億美元,一整套裝置買下來,要8億美元!”
李雲海聽了,良久沒有說話。
八十年代末,全國積體電路行業固定資產總投入僅15億元人民幣。
而一整套光刻機、晶片、儲存器生產線,買下來要8億美元,按照官方匯率,也要28億人民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國的晶片技術只落後米國六年,但是遠遠領先南韓等地區。
70年代初,我國的晶片研發進度在世界範圍內還是名列前茅的。當時,我國引進了很多晶片相關的技術和裝置。在瞭解到積體電路利潤豐厚的背景下,我國陸續有四十多家積體電路廠建成投產。
但這批機器,到80年代中期已經過時了。
光刻機、晶片、儲存器,這些產品的更新換代太快了。
我國就算有心發展晶片行業,也無力投資。
縱觀世界晶片產業發展史,在這一領域佔據主導的,無一例外都需要投入上千億的資金。
東洋和米國如此,後來居上的南韓也是如此。
1984年,尼康公司和gca公司各佔全球光刻市場的30份額。這一年,阿撕麥公司剛剛成立。
而我國的很多元器件,多數是在國外組裝好,再賣到我國來。
這一停滯,就是20年時間,之後我們才重新重視晶片的研究,但是已經落後太多。國產的晶片一直落後國外兩到五代左右。
李雲海想在辦公裝置領域做大做強,離不開晶片和儲存器。
所以他才派倪教授到國外去考察,一是購買最新的生產線,二是挖掘高階的人才。
李雲海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知道這些高階的生產線肯定不會便宜。
只是沒想到,價格貴到離譜!
幾臺生產線就要28億人民幣!
難怪國內的工廠,都覺得投資太大,不划算,所以放棄了對現有生產線升級換代的計劃,改為晶片進口。
李雲海以一己之力,能買下這麼多的生產線嗎?
28億元!
買?
不買?
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