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在片尾新增一行字,毫不費力,卻能多得5萬塊錢的贊助!
主任當即拍板做主,說你給我打錢,我給你打廣告,合同我給你寄過去?還是你過來取?寄過去?好,這事就這麼說定了。
李雲海都不用往北金跑,就這麼買下了兩部名著改編的電視劇片尾字幕廣告。
四海集團的大名,將隨著這兩部名著的播出,反覆的出現在螢幕上,進入大家的視線,被無數的觀眾看到並銘記。
這種軟植入的廣告,也更讓人信服。
第二天,李雲海和郭婉華、林芝等人分工。
郭婉華負責聯絡西州,從那邊發貨過來,準備開店使用。
林芝負責招聘員工,她在百貨大樓的門口和廊柱上貼了招聘啟示。
這裡客流量大,招聘剛貼出去,就有人上前來詢問。
因為商店是開在百貨大樓,很多應聘者都以為這是百貨大樓的招聘,紛紛前來應聘。
林芝帶了紙筆,借用百貨公司的前臺臨時辦公,一一登記下所有應聘者的資訊,她不需要應聘者再來複試,當場詢問,當場做出聘不聘用的決定。
這邊暫時只招六個人,兩個收銀員,兩個導購員,兩個後勤維修員。
林芝在西州整理過公司的人員檔案,知道什麼樣的人才能勝任這些職務。
高中以上學歷,能吃苦耐勞,大方一點、靈泛一點,模樣俊俏一點的就行。
六個人她當天就招滿了。
李雲海則負責聯絡傢俱市場,先採購好相應的辦公傢俱,只等百貨大樓騰出空間,他就可以讓傢俱市場送貨過來。同時他又聯絡商場管理處,請電工師傅在牆面上和地面各安裝幾排插座。
不用三天,百貨大樓的場地便收拾了出來。
李雲海率人來到百貨大樓的一樓,用尺子丈量了場地的尺寸。
300平方米,只多不少,因為臨街有一個門面,和騎樓的輔路相連,顯得格外的開闊。
李雲海從傢俱市場買來書桌和貨架當天早上就送了過來。
林芝請的六個員工也於八點鐘準時上班。
李雲海和眾人一起,把場地佈置起來,再將從西州運來的商品進行擺放。
經過一天的緊張勞動,一個300平的辦公裝置賣場就可以開門營業了。
李雲海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大搞開業慶典,一切準備就緒,就這麼默默的開業經營。
花城什麼東西都比西州貴,人工也更貴。
李雲海西州請人,每個月頂多50塊錢,在這邊請一個高中生,卻要70塊錢。
他賣的都是高科技產品,學歷太低的員工,很難教會,所以請的都是高中生。
開業前一天,李雲海對員工們進行了簡單的培訓。
正式營業後,李雲海也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培訓這六個員工。
他在西州四海商店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再教導這些員工,就有了一套系統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員工快速的上手,進入工作狀態。
導購只需要熟悉幾款產品的名稱、型號、配置,背下推銷、溝通的話術,就可以流利的和顧客對話。
收銀的話,兩個人互相配合和監督,只要錢財出入沒有問題就行。
像這種大價錢的機器買賣,單位採購的話都是使用銀行轉賬,個人採購的話,數量有數,資金的出入一目瞭然,很難做假。
最難的還是維修這一塊。
不過李雲海也有最簡便的維修方法,哪裡壞了換哪裡!
反正他現在有的是配件。
更換下來的配件,拿回來進行維修,能用的就留著下次再用,不能用的直接報廢。
經過李雲海的一番培訓,六個員工都能勝任工作崗位。
開業當天,進賣場看的人特別多,每個進來百貨大樓的顧客,都會被這家新開的辦公裝置商店所吸引,信步走進來看一看。
然而客人雖然很多,但購買的人卻沒有一個。
一直到下午三點還沒有開張。
楊會文下樓來辦事,經過他們的賣場,看到李雲海在,便笑著打了聲招呼:“李同志,生意好吧?”
李雲海笑道:“還沒有做成第一筆生意。”
楊會文聞言不由得駐足,走了過來,看看賣場的佈局,說道:“這沒道理啊,你們賣的都是些好東西。就是太貴了一點,真的貴啊!隨便一個機器都要上萬塊錢。我們電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