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訂婚本就是結婚的前奏。
訂婚,又稱婚約,依照我國民間習俗,通常結婚前先有訂婚的儀式。訂立婚書、交換禮物、或立媒妁人等。
林芝輕輕咬他的耳朵:“行不行啊?你是不是不想啊?”
李雲海笑道:“我當然想了!我在想,我們的訂婚儀式,要怎麼樣舉行?我也沒訂過婚啊!”
林芝也沒有訂過婚,甚至都沒有見人訂過婚,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儀式,說道:“不就是兩家人在一起吃個飯嗎?”
李雲海笑著颳了刮她的鼻子:“哪有這麼簡單的事?訂婚有訂婚之禮。雖然不像結婚那樣正式,但也很隆重的。在我家鄉,訂婚就是男方先給女方彩禮錢。等結婚了,女方再打發一些傢俱被褥啥的。”
林芝咯咯笑道:“好啊,你打算來多少彩禮?”
李雲海想了想,說道:“我們那邊現在訂婚,可能應該是600塊錢的彩禮。”
“600塊錢?”林芝哎喲一聲,“這麼少啊?那我不嫁了!”
“喂,你是嫁人還是嫁給彩禮啊?”
“我開玩笑的啦!你不給我一分錢的彩禮,我也會嫁給你。我早就是你的人了。不是嗎?”
“林芝,彩禮錢是一種鄉約俗規。我們也當遵從。我給你再多的彩禮,也是不夠的。”
“對了,你已經給我買過三金了,所以不用再買了哦?”
“這?先別討論了!得空了再討論吧!你上班要遲到了。”
“我就想和你談這些,好有意思哦!”
“……”
林芝不情不願的,被李雲海抱出了被窩。
兩人洗漱完畢,到外面館子裡吃了碗麵。
李雲海送她上班。
林小鳳剛回來時,李雲海就和她還有林芝說好了,三個人一起學開車。
這年代考駕駛證雖然困難,但也並非不能考取。
1979年,北金便有了第一所面向社會招生的駕駛學校——北金汽車技校。到1991年,北金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2萬輛,駕駛員人數達45萬餘人。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我國,駕駛員是一個技術工種,不僅要會開車,還必須會修車和以及車輛的日常維護。在那個時期考駕照的老司機,手裡都有一本厚厚的有關機械原理的書籍,先要花很長時間學習汽車維修技術,學好之後才進行駕駛理論以及實際駕駛的學習。
而且學費特別貴。
像考大貨車的駕照,學費是1800元,週期為一年。那時的駕駛員概念和後世不一樣,是駕駛員加汽車維修工兩個概念的合體。而1800元在1985年是個什麼概念,當時北金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50、60塊錢吧。
不僅學車週期長,心理上的摧殘和折磨也少不了。學員不僅需要學習修車、開車兩個大類,還有很多小專案。考過以後才能拿到實習證,然後就是跟著師傅跑車,被師傅訓斥都是常有的事。經歷了這樣千難萬難拿下的駕照其含金量真是後世的駕駛證不能比的。
那時,很多機關單位的司機比領導還牛氣,憑什麼呢?他是稀缺的技術工種:司機。
李雲海他們已經報名參加了駕證的考試。
他們先是到單位開介紹信,再到車輛監理所,此時還不歸交警管,是交通局下屬單位,領表登記,找本單位一名駕齡三年以上的老駕駛員作教練簽字劃押,單位蓋章同意,然後發給兩本小冊子,一本是《交通規則》,一本《是機械常識》回去自學,半年後才能申請考試。
半年後考試,一是考理論,即後世的科目一,那時也沒電腦,都是手寫答題,題不難,很快可以透過。二是樁考,三是路考。
如果通不過,一週以後再補考。
李雲海他們報了名,但還在學習階段,想拿到駕照,最起碼還要三個月時間。
而且就算考試順利透過了,拿到手的也是一本實習證,要跟著老師傅跑一年的車,然後才能去車監所換駕駛執照的正本。
李雲海現在反正有一輛車可以用,又有一輛摩托車可以開,也就不著急。
只是冬天騎摩托車著實有點冷。
但林芝倒是十分喜歡坐摩托車,說是吹著風的感覺,特別的爽。
其實開摩托車也是要考證的,但查的並沒有那麼嚴格。
李雲海是先買了車,一邊開一邊考的證,期間基本上沒遇到過交警攔車查車。
這天,他騎著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