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好大的排場【求訂閱】(5 / 6)

小說:人生1984 作者:拾寒階

行頭可以,下工地最合適了。”

林小鳳笑著說道:“可不是嘛,在工地上,穿高跟鞋也不方便。”

工地的進展很快速,其中廠房建得最快,差不多要建完了。

李雲海四下溜達了一圈,跟林小鳳說了一聲還有事,便來到了南門口。

皮革大樓的裝修已經基本完成。

李雲海驗收了一番,指出一些不足之處,讓工人們整改。

接下來,他就要正式開辦西州第一家電腦培訓學校!

80年代初,計算機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是現代化的標誌,是實現“四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少年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開始學習計算機知識,想要掌握一門現代技術,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在全國空前高漲。

作為新鮮事物的計算機,中小學計算機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很多老師都需要接受專門的培訓或脫產學習的方式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由於國內計算機教育資源匱乏,人們主要透過電視臺、報刊和書籍來獲取計算機相關知識。

當時,電視機剛剛開始普及,於是部分電視臺利用電視這個媒介開始播放相關計算機的教育節目,特別是邀請了當時計算機領域的一些專家來授課。

80年代初,我國大多數家庭並沒有經濟能力購買電視機,相關的計算機培訓班也不多,於是報刊和書籍成為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首選方式。

這兩年,國內有多家計算機相關的報紙雜誌社創刊。

比如說《電子世界》、《兒童計算機世界》、《電子與電腦》等等。

但是,要學習和掌握計算機技術,只看不練是不行的。

李雲海的計算機培訓學校,可以說是應運而生。

要開計算機培訓學校,還需要教材!

由於當時各地區的計算機教學水平不一致,也因為是在試點期間,所以剛開始國家沒有出版統一的計算機教材,更多的是由各省市的教育機構組織專家編寫本區域的教學書籍。

李雲海則自己編寫了一套初級計算機教育課程,印刷了幾千本,用來當作教材。

皮革大樓裝修結束以後,正式掛牌成立了“四海電腦培訓學校”的招牌。

李雲海把一樓騰出來當成辦公室、休息室、教員宿舍,只拿二到五樓當教室。

四層樓的教室,也足夠擺放1000臺電腦。

李雲海之前已經找傢俱廠家訂製了1000多臺電腦桌。

這邊裝修結束後,電腦桌也送了過來。

李雲海組織人手,把二手計算機從倉庫搬到了教室。

教員方面,李雲海是面向全社會招聘,可以全職,也可以兼職。

沈秀蘭、梅青等人,都加盟了四海電腦培訓學校。

各個機關、企事業單位懂電腦知識的人,看到這邊的招聘啟示,也前來應聘。

李雲海給老師開出來的待遇是20元每節課。

這個價格絕對具有吸引力!

每個前來應聘的人,都願意成為四海電腦學校的兼職教員。

而之前在青少年宮參與了培訓班的那批學生,現在已經上崗,擔任了青少年宮電腦培訓班的老師。

李雲海和他們商量,他們也願意抽空兼職,只要時間安排合理,他們都願意到四海電腦學校來教學。

應聘的人多,李雲海便擇優錄取,留下了40個人,每個班兩個老師,輪流上課。

李雲海又在省市兩級電視臺、報紙、雜誌上大做宣傳。

他在南門口開了這麼大的電腦學校,搞起來這麼大的排場!

一時間轟動了整個西州。

李雲海並沒有急於營業。

而是定於寒假的第一天,才正式開班。

在此之前,他還有很多瑣事要處理。

四海電腦培訓學校的註冊、辦證、師資力量的認證、內部培訓,等等。

李雲海把40名電腦老師組織起來,做了一場專門的培訓。

他親自講課,用自制的內部教材,教大家一遍。

然後,李雲海坐到教室,讓每個老師都上臺演講一遍,又讓老師當他的面,實際操作一番計算機。

業務不熟練的老師,他則會一對一的進行輔導。

這天,李雲海把沈秀蘭、梅青喊到一起開了個會。

沈秀蘭現在是四海電腦學校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