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倪教授、林小鳳、大衛等人,都是展覽會的老班底。
李雲海的秘書,仍然由蘇紅跟他出差。
郭婉華來到西州參加慶典後,便一直留在總部。
李雲海忙著廣交會的事,又要照顧有身孕的妻子,也沒有多少時間和郭婉華在一起。
陳美琳如願以償的考進了港大,讀的是金融專業。
郭婉華現在進入了一種低慾望的生活狀態,和李雲海也不再談風花雪月。
要不是因為有郭志安這個孩子在,李雲海甚至都要懷疑,自己和郭婉華之前發生過的一切,不過是一場美好而又迷離的春夢。
國慶期間,林振邦回西州住了幾天,同時安排劉露那邊的親人,和家裡的親人見了一次面,便一起回京上班去了。
10號這天,李雲海在科研院大樓視察工作。
光刻機的研究進入了實質性階段,絕大多數零件,都可以實現國產化。
但在光學方面,卻還有幾項技術需要突破。
美智子和東洋來的三個工程師,一直都駐紮在西州,幫助科研院研究這些技術。
東洋工程師向李雲海建議,這些光學技術的研製比較費時費力,主要是專利技術壁壘有些高,所以不如找國外的光學儀器公司購買專利或者授權。
李雲海當然也知道購買專利最簡單、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但是誰家會把這些重要的專利賣給你呢?
所以他還是決定自己研發。
倪教授提出來,國產的海鷗相機,在光學方面擁有不俗的表現,或許可以找他們合作。
李雲海覺得這是可行之道。
海鷗相機,是上海照相機總廠的品牌,這家工廠有著40年的研發、製造技術,1989年,海鷗公司生產的新型數碼照相機,df-300照相機透過國產化投產鑑定驗收會,在國內的銷量表現不俗,也是我國出國創匯的主要產品之一。
可惜的是,在數碼大潮和市場競爭衝擊下,海鷗相機在14年後全面停產。
在輝煌的雙反相機時代,上海海鷗相機廠5000多名職工,曾經創造出一款機型產量43萬臺的天文數字,使全機械4a海鷗相機佔據全國照相機銷售總量的一半以上。
李雲海和上海照相機廠取得了聯絡,又向機械電子工業部打了報告,請求促成雙方的合作。
部裡的領導很重視這場合作。
國有企業因為資金困難,被迫停止了對新型光刻機的研發,但國家知道光刻機的重大戰略意義,所以特別重視四海集團的光刻機研製工作。
為此,有關部門促進了上海照相機廠和四海集團的合作。
光學方面的攻關,也就有了長足的進展。
四海集團研製出自己的光刻機,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科研院拿出了x64晶片的第二代產品,效能達到了英特爾386的水平,但在相容性的試驗過程中發現還存在很多瑕疵,需要改進。
李雲海要求倪教授繼續研究,達到486水平再發布。
這是四海集團真正的殺手鐧,力求盡善盡美,不能拿一款半成品出來售賣,到時候砸的還是自己的招牌。
x64晶片一直都是在保密中進行研製,從來沒有向外界宣傳過。
就連集團內部,知道這個專案的人也不多。
對美智子等東洋人,李雲海要求做到嚴格保密,絕對不能透露片言隻字。
科研院搬進新的大樓以後,每個科研專案都是分樓層進行,分別由不同的專案組負責。
最早進入四海科研院的那批博士生,都得到了提職加薪,成為了專案組的負責人。
像紀文姝,更是因為其優異的表現,成了科研院的副院長,是倪教授最得力的副手。很多重要的科研專案,都由紀文姝在主持。
這天,李雲海從科研院視察出來,回到辦公室。
經過秘書間時,林馨起身說道:“李總,剛才黃領導來了,我說你馬上就會回來,他說願意等一等,我領他在隔壁待客室休息。”
“黃鷹嗎?”李雲海問。
“是的。”
“請他過來——不,我去見他。”
李雲海來到隔壁的待客室,一推開門,便看到黃鷹和他的秘書坐在裡面。
黃鷹抽著煙,滿屋子都是煙霧。
李雲海哈哈笑道:“黃領導好,歡迎您來我司視察工作。您可真是大忙人,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