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老實交待(2 / 4)

小說:人生1984 作者:拾寒階

海集團的大老闆,要找幾個年輕妹子還不容易?我跟你說,你男人在外面還是很吃香的。”

“少得瑟了!上來,讓我檢查一下。”

李雲海嘿嘿一笑,麻利的鑽進了被窩。

他和謝嫣然約會的時候,保留了一定的實力,就是為了回家來交公糧。

林芝滿足以後,過去帶孩子不提。

李雲海長吁了一口氣,心想西州不大,以後還得小心一點,撞車的機率太大了!

第二天,李雲海率人來到四海中心視察。

工程專案透過了驗收,裝修也是按照李雲海的要求設計裝修的。

四幢大樓全部是現代化的風格,是全省最豪華最高的大樓。

專案總投資達到了20多億人民幣。

李雲海要求在三月底完成搬遷前的所有掃尾工作。

四海集團將在四月份搬進來。

公司的搬遷工作容易,最讓李雲海操心的是大廈裙樓的商業應用。

裙樓有五層樓,肯定要開發成現代化的商業廣場。

李雲海最開始的想法是開發成電腦城。

但他做為重生者,又知道電腦城的壽命只有二十年。

20年以後,受到網購的衝擊,所有的電腦城幾乎都難逃衰敗的命運,就連鵬城的華強北都難逃時代大潮的洗刷。

所以李雲海決定不搞電腦城,而是搞大型商場,再在商場一樓開一家四海辦公裝置的專賣店。

做商場也是個很麻煩的事,自己做?還是招商入駐?

合作的話,找哪家企業合作?

李雲海聯絡了郭婉華,想聽聽她的意見。

郭婉華說香江這邊有很多成熟的商業廣場,要不就從香江引進一個?

這麼做的好處是,李雲海只需要按年收租金,把裙樓出租給別人經營和管理,省事省心省力。

郭婉華也提供了另一條思路,就是自己招商,這麼好的地段,這麼高階的商業大廈,肯定有很多品牌願意合作,自己管理,賺的錢更多,但需要一個強大的專業的管理團隊。

現在的西州,也有一些名牌專賣店,但並不多,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到黃行路這一帶,還有就是友誼商場。一件時髦的衣服,賣幾百上千,也有人消費。

全省幾千萬人,哪怕只有20的富人,這個消費能力也很強。

90年代的土豪特別多,乍富起來的這批人,需要名牌、豪車、名錶來襯托自己的身份,像國外的勞力士手錶、皮爾卡丹服裝、皇冠轎車,漸漸的成了富人的標配,也成了富人炫耀的資本。

所以說在黃興路開高檔商場肯定是有市場的。

李雲海讓郭婉華找香江的大型連鎖商超談判,請他們過來考察,看看能不能談得攏。

郭婉華聯絡了兩家商超的老闆。

結果人家一聽說是內陸城市,再一問這邊的工資水平,便不感興趣,說有錢還不如投資到特區。

西州在90年初期,招商引資的確很難,因為完全不具備優勢。

就算是中部地區,西州也不如一江之隔的江城。

1990年,東塘百貨大樓是西州第一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商場,成了全市乃至全省百貨的象徵。

但這是國營商場。

至於私營大型商超,還沒有先例。

後來紅極一時的平和堂還要等四年才能開業。

香江的連鎖商超看不上西州,不願意前來投資。

李雲海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招商,自己幹。

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必須先找到有能力管理大型商超的團隊和人手。

國內並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別說西州了,便是北金上海等地,還是以國營商場為主,私人商超還是新鮮事物。

國營商場的經營模式和現代化的商超有著顯著的不同。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營商場賣什麼,都是有計劃的,就連四海集團想在裡面搞個專櫃,還得求爺爺告奶奶。

正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國營商場的貨也不愁賣,所以他們的管理者,實質上是個官,並不懂多少經營方面的事務。

李雲海想挖他們過來,一來難度大,也來也沒有必要。

他決定從自己公司內部培養一支管理隊伍。

事情傳到了陳泓耳朵裡,這天,她打電話給李雲海,自告奮勇的說要來幫忙管理四海中心的商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