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民族來說,意味著什麼吧?”
“知道,晶片是電子資訊產業的核心基礎和關鍵技術之一,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小到學生使用的計算器與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大到航天火箭衛星,以及軍用智慧武器裝備,都是需要晶片來作為中央處理器,如果在這一方面落後,那麼整體的執行效率與功能性都會受到非常巨大的影響。”
“我們四海集團不滿足於採購國外的光刻機,我們還想研製出國產光刻機,生產自己的晶片。我國和國外的差距大概是兩代。但不管是什麼技術,只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培養人才梯隊,追趕和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明白。”
“我國在最艱苦的年代,舉國之力研製兩彈一星。當時很多在國外的優秀人才,放棄了那邊的優異條件和生活,回到國內,投身於祖國的建設。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成功。我們要做的事業,不亞於兩彈一星。我們公司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我以為清北的人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所以我們來了。”
舒曼被李雲海慷慨激昂的講話所感動。
李雲海道:“我們可以提供矽谷給你的所有優惠條件,我們也能給你不菲的工資和獎金。至於科研環境,我們四海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科研大樓,擁有條件最好的試驗室,比起矽谷的高科技公司來也毫不遜色。”
他們這次來招工,準備了不少照片,公司總部的照片,科研大樓的照片,以及四海集團過去幾年做出的成績,研製出來的專利。
透過這些資料,可以讓學生們直觀的感受到四海集團的實力。
要留住人才,光憑口頭煽動是沒用的。這些學生都十分的優秀,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連國家的分配都無法打動他們,何況只是一傢俬企?
李雲海必須拿出足夠多的誠意,才能真正的留下這批人才。
“你知道米國有矽谷,那你一定也知道,矽谷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我們四海集團,正準備在國內打造一個東方矽谷。你們到了米國,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程式設計師,一個最底層的職員。矽谷有沒有你們,對他們來說區別不大。但是,如果你們留下來,和我們一起製造東方矽谷,那你們很可能成為第一代創業者,第一代開拓者。你是願意到米國當資本家的一顆螺絲釘,還是留下來成為東方矽谷的建立者?”
舒曼的震撼很大,她忍不住問道:“我能請教一下,你在四海集團是什麼職務?”
李雲海微微一笑:“我叫李雲海,是四海集團的創始人!我想在西州打造一個東方矽谷!”
舒曼雙眼一亮:“原來你就是李總!怪不得這麼會說話。照你這麼說,我要是不留在國內,那就是資本家的螺絲釘了!李總,我願意進四海集團,和你一起打造我國的矽谷。可是你為什麼不把公司建到北金來呢?”
李雲海道:“米國人也沒有把矽谷建在紐約或者華盛頓。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斯坦福大學?”
“那為什麼哈佛、麻省理工不行?”
“這?哈佛偏於文科,理工科的創新反而不行。李總,那你說為什麼呢?我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科技創新,需要的是自由散漫的意志,而不是條條框框的約束。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介入,但又不需要資本家太多的干預。所以,在一個政治氣氛太過濃厚的地方,是很難談科技創新的。同樣的道理,在一個唯經濟論的地方,也不會有太多的科技創新。”
“有道理。”
“如果你去過紐約和矽谷,你就會發現這兩個地方最大的不同。在紐約,你滿眼看到的都是西裝革履的社會精英分子,如果你穿著一套嘻哈的休閒裝,走在他們當中,你會顯得格格不入。而在矽谷,大家生活得都很隨意。如果你穿著西裝革履走在街上,你會成為這裡的另類。”
“文化差異?”
“對一群擁有創新激情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政治,也不是資本,他們需要的是自由的創新環境。西州遠離我國政治、經濟的中心,但我以為,那裡恰恰擁有年輕的朝氣和創新的氛圍。在那裡,你可以隨意的穿著,也可以自由的言論,你可以熬夜創作,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也不會有人管你是不是不合群。因為我們只看重科研的結果,而不在乎過程。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生活節奏,我相信你一旦去了,就會喜歡上那裡。”
“是嗎?我還沒有去過西州。聽你這麼一說,我很嚮往。”
“當然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