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機場。
當天下午,他們回到了西州。
東洋來的美智子和三個工程師,也於當天下午到達西州。
晚上,李雲海宴請美智子等人。
那三個東洋來的工程師,和李雲海談話。
他們要求李雲海先付一百萬美元,他們才肯工作,光刻機仿造成功以後,再付剩餘的九百萬美元。
李雲海說不是我不信任你們,你們得先拿出一點看家本事,讓我知道你們值這麼多的錢。
東洋人說可以,明天我們證明給你看。
次日,李雲海帶著美智等人來到光刻機車間。
蔣志軍和嶽華等人都已經準備就緒。
之前的拆解光刻機時,有幾個零件無法拆解。
李雲海讓東洋工程師上手。
果然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東洋工程師使用了一種特製的工具,半個小時不到,就將那些零件開啟來了。
李雲海又要求他們重灌了一遍光刻機。
他們十分麻利的將光刻機組裝了起來,速度之快,是嶽華他們的十幾倍!
李雲海看出來了,這三個東洋工程師,的確有些料。
他為了穩住東洋人的軍心,便同意先給他們一百萬美元。
東洋人收到錢後,便幫四海集團仿造光刻機。
80年代,我國擁有全套光刻機的技術。
李雲海正好接力這一棒,繼續光刻機的研發。
光刻機的很多零配件,國內都能找到生產廠家。
這些廠家在企業改革中,都面臨破產和改制。
李雲海直接出資,將這些老牌的國營企業都給收購了。
如此一來,四海集團也就真正擁有了全套光刻機的配件生產廠。
現在要攻克的就是技術難關。
李雲海要做的是最先進的光刻機。
現在尼康的光刻機,初始製程便是500奈米,到明年應該可以突破450,或者400奈米。
李雲海他們要想不落後於人,就要衝著400奈米以上進行研發。
美智子也帶來了些資料,對製造光刻機有一定的幫助。
李雲海他們到北金招工的同時,安排林小鳳和大衛跑了趟米國,從gca公司挖了些技術人員過來。
gca因為經營不善,光刻機賣不出去。
尼康的光刻機,總銷量達到了3000多臺,佔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光刻機市場。
南韓的三星公司,米國的很多半導體廠家,都是採購尼康的光刻機。
gca的技術人員也在尋找合適的企業跳槽。
四海集團開出來的薪水,令他們無法拒絕。
至此,四海集團擁有了一大批光刻機領域的專家和技術員。
在euv光刻機發明之前,光刻機技術並非難以逾越的高山。
仿造光刻機不難,難的是持續不斷的研究。
如果一家光刻機企業經營不善,產品賣不出去,就算你有生產能力,也無以為繼。
就像米國的gca一樣,他們並非生產不出來,但沒有市場,生產出來的光刻機沒有人要,沒有收入就沒有錢繼續研發新的產品,不到幾年時間就會落後,這個惡性迴圈一旦形成,公司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四海集團有自己的pc產品,銷量達到了每年幾十萬臺,雖然比不上ib等巨頭,但要養活自己的光刻機工廠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李雲海才有研製光刻機的底氣。
接下來的幾個月,四海集團的工作重點,放在光刻機的仿造上。
值得慶幸的是,科研院拿出了p3的研究成果,並註冊了專利。
輕薄型膝上型電腦也成功面市。
這款膝上型電腦,只有46斤重,採用了觸控式螢幕幕技術,擁有一臺電腦所有的功能。
四海電腦產品,又研製出一款新的電腦型號,採用486晶片,4記憶體,40硬碟,並在pc中引進了光碟機這個概念。
光碟機早就發明出來了,但並沒有廣泛的應用到pc領域。
李雲海在這款電腦上,配置了兩個軟碟機和一個光碟機,並推出了不少光碟軟體。
以前只能透過軟碟機來讀取的軟體,都可以燒錄進光碟,透過光碟來讀取。
李雲海相信,不用多久,光碟就會成為計算機的標準儲存裝置。
七月份,四海集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