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海集團,李雲海說的話就是聖旨,沒有人能討價還價,除了沈秀蘭敢和李雲海硬抗之外,就連林芝對他也是言聽計從。
蘇紅無奈的答應下來,轉身離開,來找沈秀蘭。
沈秀蘭聽說又要拿出2000萬來購買賑災物資,半晌沒有吱聲。
蘇紅說道:“沈總,你勸勸李總吧,那麼多受災的省市,都來找李總要錢錢物資,李總抹不下面子,幾乎都是有求必應。”
沈秀蘭何止一次勸過李雲海?但根本就不管用!她察看了一下電腦裡的財務軟體,列印出一份報表來,說道:“蘇秘書,李總有空的時候,你打電話給我,我去找他。”
蘇紅應了一聲,轉身上樓來。
梁伯年這一趟又拿到了2000萬的救援物質,千恩萬謝的離開。
李雲海送他到門外。
蘇紅在秘書間,看到梁伯年走了,便打電話通知沈秀蘭。
沈秀蘭馬上帶著財務報表走了上來。
“雲海,這是我們公司本年度的收支資料,請你過目。”
“我不用看,我知道你又要跟我說沒錢了。”
“不是我說沒錢了,而是賬面上真的沒錢了。”
“你是我的財務副總,錢的事歸你管。”
“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要是再這麼亂花錢,再多的錢也不夠花。”
“你說我哪筆錢是亂花的?”
“那可太多了,賑災捐了20億,已經仁至義盡,後來各省市都跑來要錢,你當自己是財神爺,見人就撒錢,別人卻把你當成冤大頭,都來找你要錢要物。”
“秀蘭,你說我們做企業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為了賺錢。”
“賺錢的目的呢?”
“享受人生,獲得成就感。”
“嗯,那你覺得,我現在是在做什麼?”
“我覺得你是在揮霍錢財。”
“享受分很多種,第一種是最基礎的,為了生活,解決衣食住行的生存必需。這一點,我們早就達到了,是吧?”
“是的。”
“第二種是精神需求,情感需求,比如說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為自己的愛好買單。這一點我們也實現了,是吧?”
“差不多吧!”
“如果我們只是為了這些享受,那我們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我現在把公司一賣,最起碼可以套現500億。拿著這筆錢,我可以帶著你們過上終生衣食無憂的好生活。就連我們的兒女們,也可以依靠利息過上不用奮鬥的好日子。”
“是啊!那你還追求什麼呢?”
“第三種,掙錢還是為了花錢,這個層面的花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公益、為了社會。用錢為社會做貢獻,推動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這一點,我們將實踐一輩子。”
沈秀蘭這才明白,李雲海的追求有多高階。
李雲海語重心長的說道:“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就不能只為小家著想,而應該為大家著想。一個企業如果只為自己著想,只為投資人著想,那整個企業最後必定會消亡。還不如趁早套現走人,過財富自由的好生活。”
沈秀蘭道:“那你為什麼不套現走人?”
李雲海道:“也可以啊,或許有一天,我真的會套現,帶著你們遊山玩水,過逍遙快活的好日子。但不是現在!因為我們四海集團的使命還沒有完成。至於我為什麼捐出這麼多的錢財物資,我當然有我的道理。你聽說過以前地主的故事嗎?”
“地主?土豪劣紳?”
“對,那你知道為什麼叫劣紳嗎?”
“因為這些人為富不仁,有錢有勢卻橫行鄉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既然有劣紳,那相對應的就會有賢紳。平民百姓痛恨和想打倒的,是劣紳,而不是賢紳。賢紳恰恰是被擁護的一部分人,也被團結的那部份人。”
“這個我知道,解放後也有很多被團結的民族資本家。”
“再往深裡說,我想沒有必要了吧?你再想想這裡面的道理,就能明白我為什麼要廣結善緣。有錢人就相當於舊社會的鄉紳,豪紳只有兩種,劣紳和賢紳。兩你不想我當一個為富不仁的劣紳吧?”
沈秀蘭這次是徹底的聽明白了,說道:“只不過我們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你平時已經很注重做善事,每年都會捐贈,給國內各所大學捐建雲海樓。今年又捐出這麼多,就不怕把公司的資金鍊搞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