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到底誰才會是真龍這時選擇錯了,將來鼎定之時,不僅你我會遭天譴,就是我門之道統,也會受損,這事可是兒戲?”
“依師兄所言,只能這樣等下去了?”
“不是等待,但是總要避免匆忙結論,難道倉促行事,事後悔恨,才是對的?”
“你們先住口!”被弟子幾人爭辯,吵的有些不悅的德陽道人開口:“這事非同小可,自有我們商議,你們吵什麼?”
他的話,讓在場人立刻沉默下來。
無論是選哪一個,看來都有著巨大風險,他們雖修行不低,可根基不深,要是貿然行動,只怕真會前功盡棄,道統盡毀。
對道人來說,這些極是可怕,自是不會胡亂行事。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冷了下來,大家都在思考。
當然,德陽道人知道,這時選擇對了,自然可以讓門派扎穩根基,可要是選錯了,就不止是道統衰敗這樣簡單,所有門人都會受到牽連,就是仙去的祖師爺,都會受到巨大牽連!
想到祖師,德陽道人心中一亮,當年祖師可是仙去前大悟,寫下天機,卻幾乎明確,草原大汗才是真龍。
而且,雖然祖師傳七支,可是七支內也有爭奪,也有氣運深淺。
德陽道人氣運最隆,卻是受到格外優待,去草原是十幾年師傅就秘密定下的大計。
想來想去,天平漸漸傾斜,心中一定,就說著:“師弟所說甚是,這荊蜀之主,和草原之主,目前難分高下,但是這時也是我們投靠扶龍庭的機會,要是等到天下鼎定,再去投靠就泯於眾人,只怕分不到氣運功德了。”
說到這個,就算是德樸道人也不得不承認,的確是這樣,於是問著:“那師兄的意思是?”
“師弟你可知道,師傅為什麼分化七支?”德陽道人意計已定,就從容問著。
“唔,難道是分籃之計?”
“正是如此,所謂雞蛋不放在一籃之中,既然現在真龍無法分辨,就依師傅舊計,我這一支還去投靠大汗,而你率支投靠這楚王,別的分脈也可選擇別的去路。”
“只要不是都選錯了,自然就有一支扶龍庭成功,得大量氣運功德,雖然這樣相互抵消,扣去了部分,總比沒有好,到時候,整個道脈就存活下來。”
“扶龍庭的機會難尋,誰能成功,誰就是主脈,別支失敗的罪孽,只要有著主脈照應,雖然可能極衰頹,總能存活一線,就可慢慢行事彌補,等到了下一朝再作興起打算……師弟,你覺得如何呢?”
這也是決定誰是主脈的關鍵了。
德樸道人皺著眉,想著,過了會,不得不承認師兄說的有點道理,當下嘆的說:“師兄所言有理,那我們就這樣辦吧!”
第二百零二章 入衙(上)
五月,天氣再次由暖轉熱,又是一年的春夏交替。
連著好幾日,天氣晴朗,不管荊州還是蜀中,都被明媚的陽光沐浴著,天空蔚藍,陽光耀眼,路邊野花點點,與嫩綠野草相映成趣。
在荊州與交州的交界處,一個封陽的城池裡,街道上不少士兵正在巡視著。
過往行人要出入城門,會被士兵檢查一番,這裡氣氛雖算不上緊張,也被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戰事影響到了。
已休養過一段時間的丁虎臣部,此時在此地駐紮著。
丁虎臣原本名氣不顯,只能算是一個大將,一直在蜀地與山間族作戰,身為山間族旗兵的總指揮,被王弘毅授予平蠻將軍的名號。
但是自小路進入交州,又進攻荊南二郡,大軍圍困鄭平原部之後,丁虎臣名聲漸漸傳了出去。
不少諸侯都知道,在王弘毅的帳下,有著這個人!
雖在他帳下計程車兵大半是山間旗兵,性情粗野,但王弘毅向來軍紀嚴謹,丁虎臣雖不拘小節,還是嚴格按著軍紀行事。
封陽城緊挨著交州大郡是梧明郡,治所為廣信縣,謝沐、高要、封陽、臨賀、端谿、馮乘、富川、荔浦、猛陵這幾處縣城,皆屬於梧明郡。
在交州地界梧明郡算是一個大郡。
丁虎臣從荊州進發,若是打下交州,這梧明郡,是定要先拿下來的。但梧明郡防禦向來不弱,將此郡攻打下來並非易事。
最靠著臨賀、封陽兩地,都被丁虎臣打了下來。
接下來何時繼續進軍,卻要待丁虎臣休整完畢。
大軍駐紮在封陽,隨時準備著找一機會撲入交州深處。
交州各郡的實際主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