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近中原的防地,這是防備,更是刺探,以及入侵的準備。
當然,這幾年內,也是忽爾博學習漢族文化的過程,並且有著大量“有識之士”,特別是道尊梵祖的人,不遠千里萬里,前去拜見投靠,獻上地圖,以帶路黨為榮。
也就是這段時間,忽爾博建立了現在不起眼,但日後成就大位的力量——新附軍。
這是以漢人和別的民族的人為骨幹,建立的軍隊。
開始融合著漢胡兩家氣數,為日後掃蕩中原作好了準備。
王弘毅凜然,心中迷霧一下子撥開了,整個天下大局,已經清晰可見。
本來覺得自己垂正十七年,一統楚蜀,速度已經很快,但同樣,胡人已經統一,開始掃蕩全草原,凝聚人口和力量,而前世大汗的繼承人忽爾博,此時也率兵三萬,並且開始建立新附軍,吸取大量漢族的人才,龍氣漸漸改變和強大。
計算了下時間,王弘毅還是微微苦笑。
打下荊州,要順理治理,到年底已經快的不能再快,明年垂正十八年,統一吳越的話,掌握半片江山,以後還有大片的疆土要打,但是那時,必正面遇到胡人。
計算了一下,竟然最好的結果,就是宋對金的格局了。
想在草原正式入侵前統一天下,只是妄想罷了。
不過,這才是自己真正挑戰,也是最後一點因果。
自己終是外來者,就算融合了這個世界,命格還是有上限,若不能打敗胡人,何以登頂成為天子?
明年,自己必和魏越一戰,只是魏越雖然已經失德,但是他苦心經營的魏家軍卻還在,自己能不能在一年內,把他打敗呢?
特別是目前,魏越看似糊塗,不出兵支援鄭平原,實際上仔細一想,卻又有深意。
魏越真正的根基是軍隊,去年平定五鎮,折損了不少,大批老兵要修養,在疲師時遠征,才受了失敗。
現在不肯出兵,修養生息,訓練士兵,就算外面群嘲洶湧,萬夫所指,軍隊還是屹然不動,並且在明年時,必恢復鼎盛。
雖然失去了民意,這是無根之木,但是目前的強大還是否定不了。
也就是說,來年必是一場苦戰。
想著,王弘毅眼光一跳,又批示:“十三司加強編制,加強與吳越內的內應聯絡。”
寫罷,王弘毅舒了一口氣,端起茶呷了一口,這時,門處悄然開了。
王弘毅看去,就見得一個宮女將門開啟,請禮:“王后求見。”
這個方寸之地是中樞之紐,規矩最嚴,就連王后也不能隨意進入,王弘毅站起來,說著:“王后來了嘛,進來吧!”
宋心悠進來,跟在宋心悠身後的一個宮女,手中端著一隻盤子,盤中一個血燕窩正熱著,冒著白煙。
王弘毅看了,就笑著:“這樣晚了,你還想著,這裡幾份,本來看過就回去。”
王后對王弘毅只需要一欠身,就坐在對面,說著:“我剛從太后那裡回來,太后說王上又批閱熬夜了,回宮後我吩咐燉了一碗血燕,火候還可以,就給你送上了。”
王弘毅聽著,笑了,知道這碗就算是王后送來,也會經過檢查,就說著:“還是王后想得周到,正想傳點東西用呢!”
調羹舀著喝了幾口,就覺得一股熱氣,說:“好!”
王后抿嘴兒笑了。
王弘毅凝視看著,只見就封王后,宋心悠就隱隱有著淡紫氣,與自己相比,只是缺乏了律法所化的規則,卻也真正是貴極了。
心中沉思,現在王位已成,情況就不一樣。
話說天下爭龍,實際上和許多人想象的不一樣,並非是只有一人或者幾人才得了龍氣,而是應運而生,一朝必有大小不同的數人十數人甚至數十人獲得。
這些身懷龍氣的人,未必一定是敵人。
每朝鼎立,不但敵方諸侯身懷龍氣,就算自己陣營中,也可能有數個身懷龍氣輔龍。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是建國大臣。
比如劉邦,身懷龍氣者,別的不敢說,漢初三傑中張良、韓信這兩人必身懷龍氣,特別是韓信,得天下實際上在一念之間。
當年楚漢相爭時,有人就勸之:“大王無需多事,只要按兵不動,坐看楚漢相爭,必可混元天下。”
事實上也一樣,但是韓信卻還是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
可是項羽一滅,天下氣運就一半集中在劉邦身上,可以說,自項羽滅後,別的懷有龍氣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