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攸之聽了這話,也第二次回答的說著:“尚未來。”
王弘毅聽了,也就不說話,說著:“根據最近情報,紅澤鎮杜恭真已經攻打呂川縣,我們倒不必太急,一路上前,先將李家謀反,一日而平的訊息,傳出去。”
王弘毅話才落下,眾人都是若有所思,特別是虞昭、虞良博、張攸之,還有大將張允信,都是眼睛一亮。
虞昭就笑的說著:“主公真是英明,戰者,士氣也,若是這訊息傳播出去,聽到了杜恭真和杜鎮將士的耳中,就知道攻打呂川縣,實是已經不可行。”
“若是急去支援,說不定刺激著杜恭真大戰,現在正常而去,三日到達呂川縣,那時訊息已經發酵,上下必無鬥志,主公前去,就可一鼓而退其兵。”
張允信是打了老仗的將軍,他皺眉說著:“李家已經誅滅,我軍並沒有多少損失,何不與杜恭真決戰,以我軍士氣,也可大勝,!”
王弘毅含笑不語,就聽虞良博說著:“張將軍此言差矣,我軍現在雖掌二府,只有萬人,就算擊敗杜恭真,損失也不小,以七八千之眾,怎麼能佔領三郡?就算佔領,也是處處分兵,必被魏存東集新銳之兵,一攻而下。”
“主公,虞先生所言甚是,我軍去年九月才攻下長定府,可所謂民心未附,軍兵未增,怎可再戰?主公可耐下心思,等今年夏秋二季糧收了,再增補新兵,集兵二萬,才可攻之。”張攸之這時,開口說著。
亂世當主君,與和平世代不一樣,王弘毅知道,和平時代許多主君,喜歡搞“高深莫測”這條,讓臣子花費心思猜想,但是在亂時,剛毅果決才是王道,當下就表了態:“二位先生所言甚是,必須要獲得一年時間來奠定根基,攻打杜恭真之議,在眼前實是有害而無利。”
說著又安撫著張允信:“將軍稍等,只要今年過去,明天就可大舉用兵,到時候總有將軍用武之地。”
張允信實際上這個提議,是暗覺得自己老將有著邊緣化的樣子,心中不安,這時聽了,頓時心中大定,知道主君並沒有這個意思——至少對自己沒有這個意思。
當下就肅容說著:“軍國大事,自然是主公作主,我等將兵,必將應命。”
這就是表態了,王弘毅聽了,讚賞的一笑,說著:“就是如此,此戰結束,差不多就是四月了,四五月收割麥子,六月就種水稻,等七月後,我鎮就大舉招募新兵,將會廣建二十四個新兵營,招足一萬二千人。”
這話一出,頓時人人變色。
虞昭皺眉說著:“一萬二千人,如此大的負擔,文陽和長定二郡久戰疲憊,豈能承擔?”
張允信雙目射出興奮的神色,卻說著:“那明年就會大舉攻打了?”
王弘毅立了起來,展開圖卷,攤放桌面,說著:“現在天下紛亂,能爭快一日,就可得一日先機,此戰後,我有三策,要同時進行。”
“首先就是修兵器,實際上文陽和長定兵庫,可武裝一萬五千人,這次李家兵庫,湊起來可有二千,還有三千,就是口子,當在練兵完成前就完成。”
“其次就是趁著練兵,進行開墾和分配荒地,大家都知道我在汲水縣的兵制了吧?廂兵可給口糧,不予增田,經過訓練合格之正兵,額外授其家五畝,以獎其能。”
王弘毅掃看著眾將,說著:“以後還有精卒、上卒、甲士三極,張將軍,你部以前多有戰事,建立不少功勳,我特給你精卒三百,上卒一百,甲士五十的指標,回去就可提拔,相信將軍會處理的很不錯。”
“以後全鎮軍隊,都按此授田,正禮制,以分卑尊,現在文陽和長定二郡,地多人少,足可濟田!”
“軍中老卒,困苦久矣,可戰者提拔授田,不可戰者,都派到我新兵營中擔任教令一職,訓練新兵。”
張攸之聽了這話,就讚的說著:“主公果是英明,如此,老卒和勇士,必士氣大震,上下同心,而田地荒蕪也解決了,新兵訓練,就可以為家裡增田,也必刻苦訓練,如此,不需過年,就有二萬橫掃全蜀之兵也!”
“主公說的沒有錯,魏存東佔據成都,號擁兵五萬,實正兵也不過三萬,我軍來年,大可一戰之!”
王弘毅笑的說著:“就是此理。”
虞昭皺眉說著:“可是這樣的話,對錢糧要求甚多,不知主公如何解決?”
王弘毅笑了一下,說著:“首先這李家抄家,折銀就有四萬兩白銀,一年軍費就有了著落,而且本鎮又有其它方法來獲得錢米,這時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