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派人送禮解釋。”
王遵之眯縫著眼,望著窗外秋色,久久沒有說話,片刻,眼皮一顫,緩緩說著:“你作事老成,我就放心多了……聽說你縣裡已經有五百戶了,並且開墾出三千畝田?”
“是,正要向大帥稟告,已經編戶五百四十三戶,不過這次流民一來,只怕新年後,要有七百戶……都已經有了住房。”
“三千畝屯田實際上少了些,不夠每戶分著,下官預備每戶分得三十畝……這七百戶就要二萬畝。”
“不過今年既要建房,又要修牆,還要開井修廟,事情多了些,明年就可大舉開墾,下官還準備疏通水渠,弄些水田種稻子。”
“……你的想法不錯,辦事也不錯,能吏嘛!”說到這裡,微微一頓,倒使王守田背後,不由滲出一絲冷汗。
嚴格的說,私下派人傳播名聲,是大忌,不過,大帥終是隻有自己一個兒子,再說身體一直不好,這應該可以容忍。
果然,聽著王遵之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問著:“那糧米可足夠?對面的川中都,你又準備如何是好?”
“糧米的確不太夠了,川中都經過半年,也應該恢復一些元氣……不過大帥,這實際上是一個問題。”
“下官想在春來後,就對山中用兵!”
“山中用兵?”
“是,山中有著不少寨子,有的是久住數代,可稱山民,有的就是強盜,這些人總有些糧食和錢財,我想圍剿之,一是練兵,二者也可遷移他們從良,充實汲水縣的人口。”王守田將心中的想法,說了:“若是能這樣,我想川中都也不敢用兵了。”
王遵之心中一驚,又是一喜,再沉吟了片刻,說著:“你既然有此志,本官也不攔你,若是你能作到,本官就給你七品縣令,以及七品宣武校尉,又如何?”
王守田跪在地上,伏身磕頭說著:“必不辜負大帥之望。”
再說了些話,覲見就結束了,過了片刻,李顯進來,王遵之就把他剛才的話說了,問著:“你看此子如何?”
李顯思量著斟酌字句,開口說著:“王校尉所作所為,能吏這二個字,就算差了點火候,也不遠了,若是能辦到所說的話,一個能文能武評價,卻是少不了。”
“你說的沒有錯,想不到還真有點本事和志向,本官本想提拔他為主薄,現在看來,還不如任他為縣令,假如他真的能辦到的話。”說到這裡,王遵之連連咳嗽,又緩緩住了口,不再繼續說了。
第一十三章 婚禮(上)
虞府
虞府有良田五百畝,雖非大富,卻是世傳的書香人家,最重文風禮教,在縣城南,門口有著兩頭石獅子,這正是大家才有的氣派。
一個年輕人在門口下車,向門子遞上拜帖。
門子一看,卻是熟人,態度很是殷勤,說著:“蕭少爺請進,這就去通報。”
果然,一人急急稟告,一人引入門內偏廳招待,茶水伺候,極是周到。
一處庭院,一個年輕人正在讀書,突然之間聽見腳步聲,頭也不抬,慢條斯理的問著:“什麼事,這麼慌張?”
“少爺,蕭少爺要見您!”這僕人回答的說著。
“師弟怎麼來了?”這青年聽到這裡,將茶杯放了下來,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語說著:“難道老師又有什麼想法?”
這青年正是田紀的首徒虞良博,而來的人正是二徒蕭少德。
虞良博穿著便服,神情悠閒,眸子中帶著幽光,聽完了僕的稟報,虞良博沉吟片刻,就站起了身,說著:“我這就去!”
走出幾步,又回頭,對那僕人說著:“你以後改改急躁,這才多大點的事。”
僕人忙陪起笑臉,說著:“是,是,小的一定改!”
走到了側廳,就見到了。
“蕭師弟,為兄剛才聽人回報,還不敢相信,沒想到真是師弟,你這是從何而來啊?”虞良博笑呵呵走了過來,很是熱情的說著。
兩人都是打拱見禮。
“小弟是從師傅而來,有事相告。”蕭少德外表文弱,笑了笑說著。
“哦?是嗎?”深深的望了一眼蕭少德,虞良博的臉上露出一抹玩味笑容,向裡讓的說著:“那就到裡面詳談吧……他們幾位是?”
他看向蕭少德身旁跟著的三個護衛,這三人的氣度,不是尋常僕人。
“他們是家裡護送我過來的人,最近路上有些流賊,師兄應該已經有所耳聞了,孤身行路,不是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