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從東北,江南,甚至西方國度的商品,雲集於此處,使文陽府頓時繁榮了許多,也使王弘毅獲得了大量便宜的商品,特別是有關軍隊的商品。
張攸之眯了眯眼,對宋家的魄力平添了幾分佩服,先不說效果如何,但這種不惜代價為王弘毅服務的態度很明確。
宋家在成都府店鋪,不曾真正交道,不得而知。
不過現在建在文陽長定兩郡內的店鋪,卻個個開的熱火朝天。
一個月內,宋家便有十三家店鋪於兩郡重新開張,這還不是最重要的事。
“張先生,這是老夫這幾日收上來訊息,不知是否對你有用。”沖懷裡掏出一疊紙卷,宋涵遞給張攸之。
張攸之接在手中,隨手翻開幾份,便小心收起,隨即笑的說著:“這些郡縣收集上來的資料,對將軍定會有所幫助。”
“那便好。”宋涵點頭,宋家已與王弘毅緊緊聯絡在一起,在收集情報上,自是不遺餘力。
二人又閒談一會,張攸之起身告辭。
他這次過來,就是來取情報。出得大門,上了馬車,坐在馬車內,將情報一一看一遍,心裡暗暗感慨。
實是沒想到,宋家一事,竟隱約成為蜀地局勢不穩的導火索。
之前矛盾沒有爆發的各藩以及領地內的世家,都彼此將提防提到表面,增兵守衛這且不說,連帶著藩鎮的貿易往來,也開始被嚴密監控。
將手中情報小心裝好,張攸之暗自嘆一聲:“看來戰爭不遠了。”
這一日到來,必將引起血海一片,屍體成山。
可這一日,卻不可避免。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
藩鎮割據已有一段歲月,這樣下去對天下之勢並無益處。
馬車緩緩而行,張攸之在心裡思索著天下之勢。在趕回將軍府的途中,馬車經過了一所道觀。
聽到外面傳來喧鬧聲,張攸之從車窗向外看了一眼。
“先停一下,我要過去看看。”眼見已到此處,在道觀門前,張攸之叫停了馬車,從馬車上下來,朝道觀那邊走去。
此時,道觀門口處正熱鬧著。
工人們在忙碌幹活,而參與監督的官吏幾人在討論事情。
“見過張大人。”幾個正在門前檢視施工情況的小官吏,聽到腳步聲轉頭去看,立刻臉色微變。他們卻是識得張攸之的,見他走過來,忙躬身見禮。
“免禮。”張攸之淡淡說著,目光卻只看向遠處,看過門前工人忙來忙去,一架大門已被抬過來將要安上。
看這情形,應是即將完工了,張攸之問著:“還有幾日方能完工?”
被詢問小吏忙回答:“稟大人,還有兩日左右,便可完工。”
“恩,加緊趕一下進度,完工後,報與我知。”張攸之說著,目光落在道觀上,仔細觀察著。
話說,通玄和平真拜見了將軍後,對於隱門在這件事的賞賜,就迅速發下。
城中一家荒廢許久的道觀,賜給了通玄和平真,並且撥了一千兩白銀作為修繕費用,而通玄和平真更是賣力,主持修繕著道觀。
賞賜當然不僅僅是這一千兩,過了十日,城外統計完畢的千畝的地契,撥到了道觀的名下。
千畝量田,許建道觀,賜白銀千兩,總數加起來,就是王弘毅許諾賞賜的千金。
眼前,單是道觀的面積,就有著十畝大小,這已經非常大了,要知道,節度使府總體面積,也只有十五畝左右。
道觀一面在建造,一面已經種下竹根,等候來年成竹林,就知道這時節能不能種活,若是能,必也是幽靜。
根據情報,不少道觀隱秘的送來了銀兩,支援著建設,看這情況,道觀建成後,必會成為一處上地。
耳邊傳來小官吏恭敬應聲,張攸之點點頭,邁步返回向自己馬車走去。
第九十章 賞賜(下)
幾天後,蜀地再降大雨,這場雨,一直下了三天。
大雨遮天蓋地下個不停,其中還夾雜著少量冰雹,打得人臉生疼,若無事情,許多人都寧願在這種天氣裡呆在屋裡,不出去。
王弘毅少息了片刻,懶洋洋地睜開眼,一側目就看見趙婉坐在旁邊的軟塌上,手裡繡著花,所謂的養移氣居移體,這二年來調養得不錯,趙婉豐滿了許多,臉色紅潤健康,眉眼之間越安發透出幾分安詳,一雙明眸,竟彷彿柔得滴出水來。
外面雨聲很響,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