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傾國而戰。”
“但是也不會什麼也不作,你們看,青州和幽州,都是沿海,我朝水師六萬,無敵於天下,這時豈可不用?”
“有人曾經上書說,現在南方已定,水師可以削減,真是愚昧之論,水師六萬,可載陸軍二十萬大軍,溯海而上,各個擊破,使胡疲於奔命。”
“胡人總計三十萬男丁,這時出擊十五萬左右,十五萬安能控制如此廣大區域?胡人之利,在於馬力,能一日一夜二百里,非常犀利,而我水師,豈不是海上騎兵?並且更是快速,能一日三百里,將士居於船上,更是養精蓄銳。”
王弘毅指了指地圖,哼哼冷笑:“胡人精銳,實力的確不可小視,但如果一直不能建立穩固政權,四處賓士,折損一個就少一個,不消幾年,必是強弩之末。”
“北方短時間還可抄掠,數年後,燒殺百里而不得一顆糧矣,一旦這樣,就算胡人有再多氣運,只有坐以待斃。”
說到此這裡,雖內閣眾相不是第一天聽過,還是紛紛點頭贊成,只是都有些不忍之色,這樣北方必兵禍連綿,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王弘毅又說著:“孤已經取得大半天下,這次取得兗州和洛陽,控制黃河,就是最關鍵的戰役,只要得勝,基業就牢不可破,統一天下就已經沒有變數,眾卿努力!”
眾人聽了,無不震動,一齊拜伏行禮,齊聲:“願為王上效死!”
拜完後,虞昭有些苦色,說著:“王上大計英明,不過內閣也有一些困難,蜀中殘破,現在幾年恢復,能運出的糧不多,還要支援關中。”
“南方原本交州,雖現在大量流民開墾,又有膠鞋膠手套,解決了大半血吸蟲,但到底開墾不久,糧食只能自給。”
“原本荊州和楊州,是人口繁多土地肥沃之地,但屢次動兵,天下軍用糧食三分之二都是呼叫這裡。”
“王上,本來富足,現在已經有初步有了些怨聲……就算是肥田,也不能連續種,一茬又一茬,會變的貧瘠,抽血太多就失了元氣,還請稍事休息。”
王弘毅聽得很仔細,連連點點頭,沉吟著說:“這是經國大道,除了糧食,還有缺乏的嗎?”
“王上,現在武器火藥都不缺,就是太平不久,開墾不足,糧食是大問題。”
王弘毅踱步而行,說著:“這實際上有法子。”
內閣眾人不由一怔,問著:“請王上明示。”
王弘毅沉默,踱步而行:“可以靠海。”
“王上,漁人貧瘠,自給都不足,安能依靠?”張攸之不解的問著。
王弘毅臉色隆重,剎那間,內閣眾臣覺得剛才帶著一絲輕鬆的神色消失殆盡,都不由閉住呼吸聽著說話。
“古時漁人為什麼不能依靠?實就是會腐爛變質,海上捕魚後,上岸划船行車,一天只能進二十里,也就是說,魚的供養,只能二十里內買賣,而二十里內,幾乎人人都會捕魚,這魚賣給誰去?第二天就不行了,只能白白浪費,所以漁人無法供養國家,而非是產量不行!”王弘毅說著,他記起了前世。
前世八十年代居住在沿海,離海不過幾十里,當時就有人划船賣帶魚,由於沒有快船,沒有冰箱,因此帶魚只賣一毛一斤,但是當天如果賣不掉,就埋到地裡當肥田(親身經歷)。
但是一旦有著冰箱,以及更快速的手段運輸,結果漁業飛速增長。
王弘毅前世,記得糧食五億噸,但水產品總產量5000萬噸,這是何等巨大比例?
要知道這五億噸糧食,是經過各種各樣增產手段。
現在這個時代,天下糧食總產量都未必有5000萬噸,只要有1000萬噸水產補充,立刻就可以滿足二百萬人糧食需要。
內閣眾人,頓時聽明白了,以前也曾考慮過漁業,只是沒有這樣透徹見底,聽到這裡都不由眼睛一亮。
李剛就問著:“王上,那如何解決漁產入內的問題呢?”
“魚鬆!”說著,王弘毅命人將一份檔案交給內閣眾人,這就是魚鬆的辦法,實際上他還想說鹹魚幹,但是忍了。
魚鬆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將魚剝皮剔骨,煮到稀爛,放入大鍋新增佐料翻炒烘乾就是,這樣處理過後的魚鬆可以長期儲存,放在陰涼處儲存期限可達3個月,可以作為軍糧或者外銷。
煤炭和柴火,都可以拿來作燒製魚鬆的材料。
魚鬆地球上,是在咸豐同治年間發明,後來沒有獲得發展的機會。
看完了資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