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姜子牙,我這好色女不免想起藍天野老先生在電視劇《封神演義》裡的扮相,那真是仙風道骨,這次第,怎一個瀟字了得哇!不免心猿意馬的想,如果歷史上的姜尚也像藍老先生那樣到了八十歲還那麼有舉止如仙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後來數百年內齊國出盡美女,引得諸國公子王孫趨之若騖,紛紛憐芳草,步步逐羅裙,逐到最後成了周朝諸侯聯姻的成例——當時的上流社會男子,無不以迎娶齊國姜姓女子為人生樂事。雖然陳國的人看不太過眼,喊出了“豈其娶妻,必齊之姜?”的口號,但那小小的基於酸葡萄心理發出的反對聲音,又豈能和當時洶湧的社會風尚相抗焉?陳國的破落貴族唱啞了嗓子,各國的諸侯照樣是爭先恐後地派出使節去齊國求親。
公元前718年夏天,當齊僖公的長女宣姜到了適婚年紀,(古代的姓名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女子常常有姓無名,姜姓公主嫁給了衛宣公,就被後人稱為宣姜,嗚呼!)衛國派來了使者,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衛國與齊國聯姻的歷史悠久,衛太子姬伋的爺爺衛莊公,曾娶了齊莊公的女兒莊姜,歷史上第一個以美貌而出現在詩歌中的絕色美人。姬伋身上也流著姜家的血液。他的母親名夷姜,曾經是衛宣公之父莊公的妃子,可是衛宣公卻與這位庶母私通,生下了這個兒子,偷養在宮外。當宣公終於繼位為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