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就這樣,齊襄公與文姜又昏天黑地地過了五年,兩人或床笫纏綿不理國事,或四處漫遊,時常經月不返,齊國國政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危機在逐漸加深。大夫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國,管仲奉公子糾出奔魯國。不久,果然亂起,齊襄公被大夫連稱和管至父所殺,立公子無智為國君。
其實大夫連稱及管至父與齊襄公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起因於兩人奉派戍邊,兩個好逸惡勞的人嫌守邊境寒苦,就問戍守到什麼時候可以放假回城,齊襄公正吃香瓜,隨口答應以明年瓜熟為期,這就是成語“及瓜而代”一詞的由來。第二年瓜熟時期,齊襄公根本忘了戍邊將士換防之約。這時齊境紊亂迭起,連稱與管至父深恐遠在邊境,不能掌握局勢.為了衛護並爭取自身權益,不等命令就撤防返回都城。
私自撤防,非同小可。軍國大政.豈可如此肆意為之形同兒戲?倘若齊襄公追究下來,不管是天理國法哪一方面,連稱和管至父都無法自圓其說。連稱與管至父越想越覺得難辭其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趁齊襄公漫遊歸來身心俱疲之際,一舉將其殺死。
據傳,那日齊襄公畋獵正歡,不覺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