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小說:一溪流水水流雲 作者:貓王

,胤縝準時過來。今後和往常一樣,他批閱奏章,我看書解悶,忽然,只聽得“砰”得一聲,我被嚇了一跳,抬頭一看,原來是胤縝把奏章都氣憤的扔到地上了。

我奇道:“今天你又是發哪門子的火?”

只聽他氣怒地說:“朕接到密報,說江南知府生活極為奢靡,日日花天酒地,揮霍無度,而百姓則連飯都吃不上。朕派人前去查辦,你猜怎麼著?居然從他的府裡搜出了上萬兩白銀!這珍寶古玩還不算數!你說他一個小小的知府,一年的俸祿不過幾百兩銀子!他上任才一年時間,哪來這麼多錢?”

我心裡暗歎,從前只聽人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今看來竟是真的,這樣看來,上次跟十四在周家看到的五千兩的銀票實在不值一提,不過十四轉移的也許只是一部分呢?想到這,我不禁有些憂心,這次的事也是在江南,會不會跟他們有什麼牽連?

胤縝又接著說:“這幫貪官汙吏,定是層層盤剝百姓,中飽私囊,難怪百姓饑荒,國庫空虛,錢都讓這幫人給弄走了!”

我皺眉道:“這貪官若在不懲治,百姓定然怨聲載道,窮則生變,若是吃飽穿暖,誰又願意提著腦袋去造反?既然貪官有錢,那你就多抄幾次家,把抄得錢再用來救濟災民,如今天已轉寒,冬衣是最重要了,否則今年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呢!”

胤縝點點頭,說:“這回查抄的銀子,朕都讓人直接購置物資,賑濟當地的災民,到是殺了這貪官,當地的百姓都歡欣鼓舞,稱讚朝廷英明,這才讓朕略感安慰。”說完,臉色稍有緩和。

我嘆道:“其實老百姓才是最知足,最勤勞,最聽話的人,只要你讓他們衣食無憂,再替他們伸張一下正義,他們絕對會勤勞耕作,守法尊規的。可惡的是那些個手裡有點權力,又貪得無厭的人,這種人既是朝廷的蛀蟲,也是朝廷的隱患!”

胤縝沉著臉道:“先皇在的時候,總是下不了狠心去懲治這些貪官,所以才弄得國庫空虛至此,我想整治一下河運,朝廷竟拿不出一文錢來!這樣下去,連宮裡的用度都將是個問題,當皇上若當成這樣,那還有何意思?如今既然我坐上了這個位置,就絕對不會對這些人姑息手軟,抓住一個,就要嚴辦一個,我不管這些人背後有誰撐腰,有多大的勢力,凡是有所牽連的都一律嚴懲!”

我一驚,我曾看過歷史的評論,說雍正嚴酷,在他十三年的統治中,澄清吏治,削除朋黨,懲治貪風,使康熙朝後期一度廢弛的朝政得以整頓,從而建立起一支獨具改革特色、雷厲風行的帝王政府,也由於雍正的勵精圖治,中國在他和乾隆的帶領下,出現了一直持續到18世紀的繁榮景象,因此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但也是一個不徇私情,不留情面的冷血皇帝。他如今提到那背後的勢力,是不是指胤祀他們,我還不敢肯定,但是如果指的就是胤祀他們的話,那麼胤祀的結局也許比史書上記載的更加悽慘,想到這,我心裡得擔憂也就更甚,只盼著胤祀他們能見好就收。

胤縝接著又嘆口氣道:“懲治那些貪官畢竟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關鍵的問題是稅收如何都能盡歸國庫。”

我一想,如今朝廷主要的支柱產業是農業,因此,稅收的大頭就是土地稅,官員大多是從這方面撈油水的,不然為什麼百姓一年做到頭還是吃不飽,穿不暖?

於是我問道:“土地使用稅是如何徵收的?”

胤縝道:“如今是按人頭收的。”

我隨即道:“那多不公平啊,同樣的地,人多就多收,人少就少收,雖說是人多勞動力多,可是人多還吃得多呢,況且家裡的老弱婦孺也算不少個勞動力啊。再說,按人頭收,朝廷也不好控制,每年人口的增減,各地報上來的未必都是實數,朝廷又無法一一核實,這就是個很大的漏洞!”

胤縝點點頭道:“有道理!那你說怎麼收好。”

我回道:“人的數量是活的,有變化的,可是土地的數量確是死的,沒有變化的。土地的數量,朝廷都會有記載,各地官員只需按百姓使用土地的面積來收稅,這樣一來,人口多的能多留點糧食,也避免了官員從中漁利。”

他點點頭,表示贊同,我繼續說道:“但是也不要把這錢管得死,管得太死,那幫人又該生出別的門道了。就把這些稅收交給當地的官府管理,稅收的少部分交給朝廷,大部分作為官府的日常開支,這樣既替朝廷省了一筆給各地的辦公費用,另一方面,官員手裡也有點活錢,可以週轉。再者,由於這些錢要支付官府的公費,所以這些官員也不敢都拿到家裡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