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再加上敏捷的身手,完全符合現代型後衛的特點。
假如說這對雙胞胎出身在某個歐洲足球強國,從小就接受最好的系統訓練,那麼,世界足壇可能就會多出一對雙胞胎的極品後衛!
※※※
俄羅斯球員仍然踢得很拼命,他們在為自己的國家,也是在為自己而戰。
“7號比利亞·萊迪諾夫帶球突破,葡萄牙隊中場6號弗朗西斯科·科斯蒂尼亞上前逼搶,兩個人相互糾纏,比利亞·萊迪諾夫轉向了邊路……橫拉之後的傳球!皮球飛向位於禁區弧頂位置的10號安德烈·阿爾沙文!”
“葡萄牙隊後衛2號保羅·費雷拉,及時出現在那裡!頭球解圍!……”
足球比賽中,往往很多時候兩支球隊的實力對比並不懸殊,當雙方球員都在兢兢業業地踢球,場上也沒有發生大的意外的時候,比賽就會被稱為拉鋸戰,雙方都難以獲得寬鬆的起腳打門環境。
現在的比賽雙方,就進入了艱苦的拉鋸戰階段!
俄羅斯隊因為分心防守,後衛線與中前場產生了脫節,缺少後衛線支援的前場,有些像是脫了線的風箏,球員的跑動依然迅速,腳下技術依然很好,但已經很難穿透葡萄牙隊的防線,總是在某個環節被葡萄牙球員打斷。
在這樣的形勢下,俄羅斯隊想再次把比分超出,比之他們打得順風順水的那幾分鐘,不知道難了多少倍!
兩支球隊,攻與守,就像是天平兩端的砝碼一樣,一邊少了另一邊就多,此時的天平已經趨於平衡,葡萄牙隊在防守端少了兩名球員,但需要應付的俄羅斯球員同樣有所減少,他們無法完全不給對手機會,但俄羅斯隊再想尋找機會射門,同樣很難。
說到底,葡萄牙的後衛線並不懼怕小、快、靈的前鋒!
葡萄牙隊的雙後腰+四後衛陣型中,除了身材高大,常年效力於德甲的費爾南多·梅拉,其他每一個人都是對付靈巧技術型前鋒的好手,因為,靈巧技術型前鋒在葡萄牙足壇比比皆是,能入選國家隊的又是曾經或正在葡超分外厲害的球星,他們如果不懂得怎麼去應付這種型別的進攻球員,那就怪了。
安德烈·阿爾沙文和馬洛特·伊茲馬洛夫這一對小個子球員的帶球突破,沒有了防不勝防的感覺。
伊高爾·蒂托夫、比利亞·萊迪諾夫這些跑動能力很強的球員的跑位,也不再那麼飄忽難定,讓人看起來必須死死盯住每一個俄羅斯球員,否則就會在防線上露出破綻……在那種緊張的狀態下踢球,任何球員都會踢得既累又表現不佳。
反觀俄羅斯隊的防線上,用幾個詞語可以來形容雙方球員的爭鬥:火花四濺、貼身肉搏、分庭抗禮。
西芒和羅南多的戰鬥方式,就是和俄羅斯球員進行貼身肉搏!
他們兩個人是藏不住的箭頭人物,被扔在前場就是吸引俄羅斯隊的注意力,當然是怎麼能讓對方球員緊張怎麼跑,而留在後場參與防守的俄羅斯球員,追在他們的身邊嚴密防守,絕不願意看到這兩個危險人物有接到後場傳球的空擋。
相比於身材矮小的西芒,羅南多這個身高186cm的大個子,自然是更容易引起注意。
不僅阿列克謝·別列祖茨基緊緊跟在羅南多的身側,一步不離,還有俄羅斯隊場上隊長阿萊謝·斯梅京時刻在一旁盯著。
“阿萊謝隊長,這個小子別看塊頭大,停球技術爛得很,威脅不如11號,我一個人盯著他就行!隊長,你多注意右邊!”
阿列克謝·別列祖茨基臉紅脖子粗地向阿萊謝·斯梅京叫嚷了一句。
場上在俄羅斯隊一側的半場,可以看成是五打三的形勢,後腰阿萊謝·斯梅京帶著四名後衛,負責防守葡萄牙隊的三名前鋒。
隊長阿萊謝·斯梅京坐鎮中路指揮,兩名中後衛組成最後一道防線,而剩下的兩名邊後衛則化身為盯人後衛,一對一跟在西蒙和羅南多的身側。
俄羅斯隊的防禦陣型不能說萬無一失,但總體上來說很嚴密,沒有一絲漏洞。
要想在護衛好自己球門的同時,開啟對手的球門,才能得到滿意的分數,今天的俄羅斯球員承受的壓力,要遠遠大於自己的對手,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跑!俄羅斯隊對付自己的敵人的最大優勢,就是他們的耐力要普遍強於自己的對手。
球員的跑動能力,也是比賽的一項重要指標,跑不死的球隊,能在場上形成時刻比自己的對手多一個人的局面。
現代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