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微小的思想變化和細節瑣事,不管它們有多麼隱秘。所以,如此優秀的騎士不應該如此不幸,更何況連普拉蒂爾和其他諸如此類的騎士都不乏賢人為他們寫傳呢。我不相信如此動人的故事會支離破碎,殘缺不全。這隻能歸咎於可惡的時間,它吞噬了所有的一切,也隱匿或湮沒了這個故事。
可是又一想,我覺得既然他的藏書裡有《情嫉醒悟》與《草地仙女和牧人》之類的現代書,那麼,有關他的故事也應該是現代的。即使沒有寫成文字,也應該留在他的村莊及其周圍居民的記憶裡。這樣一想,我更加坐立不安,更想了解我們西班牙這位著名的唐吉訶德的真正生活和奇蹟了。他是曼查騎士的精英。在當今災難深重的年代裡,他率先投身於遊俠事業,除暴安良,幫助寡婦,保護少女。那些黃花女子躍馬揚鞭,翻山越嶺,若不是遭到強盜、手持利斧和頭戴頭盔的村夫或某個巨人強暴,即使活到八十歲也不會在外面宿夜,進入墳墓時仍守身如玉。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英勇的唐吉訶德應當不斷被傳誦,我為尋求這個動人故事的結尾所付出的努力也應該得到承認。這個故事要是認真讀,得用兩個小時。我完全清楚,如果蒼天、機遇和命運不助我一臂之力,世界上就不會有這部消遣之作。故事的其餘部分是這樣被發現的:
有一天,我在托萊多的阿爾卡納碰到一個小孩,他正在向個絲綢商兜售幾個筆記本和一些舊紙。我愛看書,連街上扔的碎紙也要看看。被這種嗜好驅使,我拿過一個筆記本翻看,認出上面的字是阿拉伯文。我雖然能認出來,可是看不懂,於是就四處尋找,想找個懂阿爾哈米亞文①的摩爾人,結果沒費什麼力就找到了。倘若找其他更復雜、更古老語言的翻譯,也能找到。總之,我湊巧找到了一個翻譯。我告訴他我的想法。他把書本拿在手裡,從中間翻開,讀了一點兒就笑開了。我問他笑什麼。他說笑書的邊白上加的一個註釋。我讓他告訴我那上面說了什麼,他邊笑邊說:
“我說了,邊白上這樣寫著:故事裡常常提到的託博索的杜爾西內亞,據說是曼查所有婦女中醃豬肉的最佳能手。”
我一聽說託搏索的杜爾西內亞,先是一驚,然後才想起來,那幾個筆記本里一定有唐吉訶德的故事。於是,我就催他把筆記本的開頭部分念給我聽。他當即把阿拉伯文翻譯成西班牙文,說是“曼查人唐吉訶德的故事,阿拉伯歷史學家錫德·哈邁德·貝嫩赫利著”。
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來掩飾我聽到這個書名時的喜悅。我只花了半個雷阿爾,就把那孩子的所有紙張和筆記本從絲綢商那兒截了過來。如果那孩子再仔細點兒,發現我需要這些東西,完全可以再討價還價,賣到六個雷阿爾以上。我隨即和那個摩爾人來到一個大教堂的迴廊裡,讓他把筆記本里所有關於唐吉訶德的內容原原本本地翻譯成西班牙文,要多少錢都可以給他。他只要兩阿羅瓦②葡萄乾和兩法內加③小麥,並答應儘快又好又準地翻譯過來。我為了我們合作得更順利,而且也不願意讓這樣珍貴的發現離開我,就把他帶到我家。他用了一個半月多一點兒的時間,就把整個故事都翻譯過來了,其內容如下。
①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西班牙文。
②重量單位,一阿羅瓦相當於11.5公斤。
③容量單位,一法內加在不同地區分別相當於22.5或55.5公升。
第一個筆記本里有一幅唐吉訶德同比斯開人戰鬥的插圖,畫得非常逼真,完全就是故事裡講述的那個架勢。兩個人都舉著劍,一個戴著頭盔,另一個抱著坐墊。比斯開人的騾子也畫得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是頭租來的騾子。比斯開人腳下還注著“唐桑喬·德阿斯佩蒂亞”,這無疑是他的名字。羅西南多腳下注著“唐吉訶德”。羅西南多畫得簡直絕了,又長又細,弱不禁風,彎腰拱背,病入膏肓,使羅西南多這個名字的特性一覽無遺。旁邊是桑喬·潘薩,牽著驢,腳下注明的是桑喬·桑卡斯。按照圖上的畫法,他是個大肚子,矮身材,長腿,大概因此才叫他潘薩和桑卡斯①吧。故事裡有時候也是用這兩個名字稱呼他的。還有一些瑣聞,不過都無關緊要,並不影響故事的真實性。所有瑣聞都是真實的。
①在西班牙文中“潘薩”為大肚子,“桑卡斯”為長腿。
如果有人對它的真實性持異議,那無非因為作者是阿拉伯人。說謊是那個民族的特性之一。既然他們跟我們嫌隙頗深,故事裡面真話只少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就是這樣認為的。本來可以對這位優秀騎士濃筆酣墨地大加讚揚的地方,作者卻故意閉口不談。這種做法很可惡,想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