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三國好孩子 作者:風格1

徐州又是四戰之地,舉目皆敵,非治亂之主不能居之!玄德公是大仁大義之人,難道想眼睜睜看著徐州五郡敗壞在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手裡,讓徐州軍民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公言差矣。”劉皇叔搖頭,平靜說道:“以備之見,陶商公子天性仁孝,博學淵識,才德無雙,理應被陶公立為嗣子,承繼徐州。所以備認為,子方與子仲應當儘快上表,請陶府君確立陶商公子為嫡,備也好全力輔佐陶商公子承繼大業。”

“玄德公,你是在開玩笑吧?”糜芳差點沒跳起來,“讓我們兄弟勸陶謙立陶商為嗣子,那玄德公你怎麼辦?”

“和蠢人說話,就是累。”劉皇叔心中抱怨,又見糜芳實在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只得低聲問道:“子方,依你之見,陶商與陶應,誰更難對付?”

“當然是陶應小兒難對付。”糜芳想也不想就答道:“陶應小兒外表忠厚,內心奸險,深於城府,工於心計,且野心勃勃,遠比他的兄長奸詐。而陶商小兒迂腐痴傻,蠢如豬狗,遠比陶應小兒容易對付。”

“既然如此,那子方兄為什麼還要阻撓陶府君確立陶商公子為嫡?”劉備陰陰的說道:“自古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陶府君立長子陶商為嫡,陶應公子想來也能明白陶恭祖的苦心——倘若陶應公子不肯滿意,有意篡逆,備也當興兵討伐,為陶商公子剷除逆臣!”

目瞪口呆了許久後,糜芳那點可憐的腦細胞終於運轉到位,興奮的一揮手,喜道:“明白了!玄德公是想讓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兄弟相爭,手足相殘,乘機坐收漁利!”

“蠢貨!”劉備又在心裡罵了一句,這才搖頭說道:“非也,備絕無此意,備只是覺得陶應公子身為人弟執掌兵權,似有欺兄之意,路見不平,所以拔刀相助。”

“玄德公妙策,糜芳明白了。”糜芳大喜過望,趕緊拱手說道:“請玄德公放心,糜芳回到徐州城後,立即向兄長稟報此事,讓兄長按計而行。”

劉備微微點頭,淡淡說道:“那就有勞糜別駕和子方了,子方可以多拉一些徐州文武官員助威,倘若陶府君不允,子方和糜別駕還須以長幼之別多多規勸,千萬不可讓陶府君廢長立幼,自取禍端。”

糜芳奸笑點頭,心領神會的答應,而劉備頓了一頓後,又補充道:“子方,適才你說那位陶府君最信任的張航張郎中,既然陶府君的病情在逐漸加重,子方有空時還是要多走往走往,隨時掌握陶恭祖的病情——屆時陶應公子如果不滿兄長被陶府君立為嗣子,做出傻事,陶府君的病情,很可能就會惡化了。”

糜芳又糊塗了,滿頭霧水的問道:“玄德公此言何意,能否明教?”

“子方,把這話帶回去給子仲。”劉備實在難得再和糜芳解釋,只是平靜說道:“他能明白,也能把握時機。”

第二十五章 回徐州

七月十三這天,離開彭城已經三月有餘的陶應,領著三十輕騎回到了彭城。陶應這次是突然決定回來的,事前沒有知會任何人,包括陶謙都沒有稟奏一聲,把君子軍暫時交給了堂弟陶基,清晨從梧縣出發,下午申時剛過就抵達了彭城。

陶應不回來不行了,陶應收到訊息,七月十一這一天,治中徐方利用徐州百官盡聚刺史府的機會,忽然向陶謙提出了立嫡之事,建議年過六旬又體弱多病的陶謙早立嗣子,並且直接建議陶謙立長子陶商為嗣。而徐方在三國曆史上雖然籍籍無名,在陶謙時代的徐州卻是大名鼎鼎,與已經被害廣陵太守趙昱並稱徐州二駿,在徐州士林中的聲望,甚至還遠遠超過了同是徐州人的王郎和張昭——當然也超過了諸葛正太,所以徐方帶了頭後,立即在徐州官員中贏得了無數的響應,部分文武官員紛紛出言附和,煽動陶謙立陶商為嗣。

以徐方為首的徐州官員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正所謂知子莫若父,沒有人比陶謙更清楚大兒子陶商的德行,也沒有人比陶謙更清楚把徐州傳給陶商的後果,所以陶謙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拒絕徐方等人的請求。但陶謙這時候又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陶謙沒有斷然宣佈暫時不考慮立嫡,而是提起了陶應的名字,要徐州官員比較陶商和陶應的長短——當然,這也不排除是陶謙覺得自己確實應該考慮立嫡的問題了,所以才拿出兩個兒子來比較。

陶謙提到陶應的名字,結果自然正中糜竺和糜芳兄弟下懷,兩兄弟率先開炮,歷數歷朝歷代廢長立幼帶來的各種杯具,堅決反對陶謙做出茶几選擇,請求陶謙不要遲疑觀望,應當立即確立陶商為嫡,以便將來繼承徐州牧大位。徐方也領著一大幫腐儒幫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