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與祖師同行 作者:溫暖寒冬

來。”眾僧無言以對。這時鄧隱峰禪師走上前,拿起淨瓶,在南泉禪師面前就倒。於是南泉禪師便回到方丈室去了。

鄧隱峰禪師後來又到溈山,直接走進法堂,將衣缽放在上首板頭上。溈山禪師聽說師叔到了(溈山是百丈懷海的弟子,百丈懷海和鄧峰禪師又是師兄弟),於是先具威儀,來到法堂看望鄧隱峰禪師。鄧隱峰禪師看見溈山禪師來了,便作臥勢。溈山禪師便回方丈室去了,於是鄧隱峰禪師便起身離開了溈山。過了一會兒,溈山禪師問侍者:“師叔在否?”侍者道:“已去。”溈山禪師問:“去時有甚麼語?”侍者道:“無語。”溈山禪師道:“莫道無語,其聲如雷。”

鄧隱峰禪師生活上有個習慣,就是“冬居衡嶽,夏止清涼”,一年中就這樣南北來來回回地走。唐元和年間,鄧隱峰禪師擬登五臺,路出淮西,途中正好遇上官軍同叛軍吳元濟交鋒,未決勝負。鄧隱峰禪師見雙方互相殘殺,頓生憐憫,說道:“吾當去解其患。”說完,便將錫杖擲向空中,然後飛身而過。兩軍將士仰頭觀看,發現眼前的這一幕與前天晚上所夢見的預兆一般無二,於是鬥心頓息,各自回營。

鄧隱峰禪師在公開的場合既顯神異,擔心被人理解為有惑眾之嫌,於佛法不利,來到五臺山之後,即決定在金剛窟前示滅。他先問信眾:“諸方遷化,坐去臥去,吾嘗見之,還有立化也無?”信眾道:“有。”鄧隱峰禪師道:“還有倒立者否?(還有倒立而化的嗎)?”信眾道:“未嘗見有。”鄧隱峰禪師於是倒立而化。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整整齊齊地順著身體,沒有倒掛下來。後來,眾人商量著把他的屍體抬到火化窯裡荼毗,卻發現無論怎麼用力,他的身體卻屹然不動地倒立在那裡。遠近前來看熱鬧的人,都驚歎不已。當時,鄧隱峰禪師有個妹妹,是個比丘尼,也在場。她看到哥哥這個樣子,於是上前拍著他的屍體,呵斥道:“老兄,疇昔不循法律,死更熒惑於人?”說完用手一推,其屍體僨然而踣'2'。

鄧隱峰禪師臨終前留下了一首偈子:

獨絃琴子為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

金礦相和性自別,任向君前試取看。

還有很多有關鄧隱峰的公案,比如:

鄧隱峰在襄州破威儀堂,只著襯衣,於砧椎邊拈椎雲:“道得即不打。”於時大眾默然。隱峰便打一下。師雲:“鄧隱峰,奇怪甚奇怪,要且打不著。”又云:“其時一眾。出自偶然。”

關於鄧隱峰的公案還有很多,有關他的故事更多,大多是有點搞笑。所以我不但佩服他的功夫,也佩服他慈悲喜捨的為人,同時喜歡他的隨緣自在。其他鐵壁銀山塔林的拜訪我就不再寫了,你還是邁開雙腳直接去那裡看看吧!

'1' 《禪宗大德悟道因緣》,明堯、明潔編著,河北禪學研究所2003年12月印行,現代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 僨,音fèn,踣,音bó,均僵仆義。

2

再來說法度群愚

祖師們入滅無奇不有,所謂諸方遷化,或臥、或坐、或立、或說、或倒立,如此等等言說不盡。這裡舉兩則走後又回來指導愚痴弟子的公案。一個是遇安禪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楞嚴,另一個是很有名的洞山良价禪師*。

遇安禪師入寂於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他的入寂非常自在瀟灑。臨走的那年春天,他作偈付囑其嗣法弟子蘊仁禪師道:“不是嶺頭攜得事,豈從雞足付將來。自古聖賢皆若此,非吾今日為君裁。”付囑完畢,遇安禪師便洗澡換衣,安坐禪床,然後命令人把棺材抬進丈室。

靜坐了一會兒,遇安禪師便自己爬進棺材裡,讓人把棺材蓋兒蓋上。過了三天,弟子們把棺材蓋開啟,發現遇安禪師右脅而臥,吉祥而逝。一時,四眾哀慟,哭聲震天。忽然,遇安禪師又坐起來,重新升堂說法,呵責弟子們說:“此度更啟吾棺者,非吾之子。”說完,又爬進棺材,溘然長逝。

洞山良价禪師圓寂於鹹通十年(869年)。他的入滅極富戲劇性,體現了禪者在生死麵前的大自在。良价禪師入滅前,曾向徒眾示疾。時有僧問:“和尚違和,還有不病者也無?”洞山良价禪師曰:“有。”曰:“不病者還看和尚否?”洞山良价禪師曰:“老僧看他有分。”曰:“未審和尚如何看他?”洞山良价禪師曰:“老僧看時,不見有病。”

洞山良价禪師乃問僧:“離此殼漏子,向甚麼處與吾相見?”僧無對。於是良价禪師便示頌曰:“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