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覺得自己擁有他所希望的一切。
顯然,在羅索和托特的描述中,鴉片食用者想象他們自己比現實更富有:就像20世紀末的海洛因或可卡因一樣,使用鴉片與社會剝奪或經濟劣勢有些關係。歐洲人把中東人濫用鴉片等同於勞苦人用杜松子酒自我毀滅。塞繆爾?約翰遜指出:在土耳其食太多的鴉片就像我們喝醉一樣是可恥的。”達列維同樣指出,任何土耳其人“完全上癮的話,人們看他們,就像我們看積習已深的醉鬼一樣,充滿憐憫或厭惡”。然而,到18世紀末,在整個西歐,令人羞愧的地區警察力量在擁擠的製造工業區內正在衰弱。1798年,一個巴黎密探警告說:“幾乎不可能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維持好的舉止。在這裡,一個人,可以說,其他人都不認識,所以不必在任何人面前臉紅。”這一發展會在隨後的世紀引起巨大焦慮。
到了1800年,鴉片製劑長期藥用的危險性同它的鎮靜作用一樣臭名昭著。對致幻毒品的藥理還沒有達成共識,但一個強有力的國際供貨網已經形成。毒品亞文化沒有被視為歐洲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在###社會中被報道、反映和重新想象。這些黑社會成員追求他們的破壞程序:懦弱的外國人聚集在一起玩他們野蠻而離間的字謎遊戲。同時在歐洲,悲慘的都市窮人,似乎正在忘記如何羞愧得臉紅。
。。
第三章 新發明的專利時代(1)
這是新發明的專利時代,為了消滅軀體、拯救靈魂。——拜倫
勳爵人類變得越文明,就越像演員。他們想要上演一齣戲,編造一種幻想的自我形象。——伊曼耐特?肯特
西方人對毒品的態度從19世紀20年代起發生了改變。在那10年裡,德?昆西的《一個英國鴉片吸食者的懺悔》(Confessions of an English Opium Eater)成為風靡一時的書(最新發現的生物鹼嗎啡受到醫生及其病人的歡迎),圍繞對中國鴉片貿易爭論激烈。之後,在19世紀40年代,雜湊什成為少數浮誇的法國人的日常消遣。他們視自己為獨特而危險的精英,把品嚐毒品作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手段。雖然幾個服用鴉片者的名聲改變了(人們對鴉片的)態度,但歐洲的科學進步、工業化和殖民主義也影響了消費。尤其是,在印度的英國醫生對大麻產生了興趣,從而導致法國佔領阿爾及利亞。
直到20世紀,非藥用擁有毒品才被定為違法(除了從19 世紀70 年代在幾個美國城市之外)。然而,在睦鄰的看法依然能夠有效地規範個人行為的時代(除了在擁擠的城市貧民窟),使用毒品開始被冠以冒犯社會的惡名。早在1814年,鴉片被英國知識界的一人稱為“有害毒品”,他目睹鴉片毀了一個朋友:空洞的眼神!病秧秧的面容!蹣跚的腳步!顫抖的手!變形的軀體!”到了19世紀40年代,在醫學病例研究中,癮君子被描述為“無法自控的”犯人,他們的“自作自受、自找罪受”不可能有世間幸福的結局。1843年,談到鴉片的時候,漢學家喬治?斯當頓爵士譴責“出於邪惡的奢侈目的濫用,一種毒品,而它唯一合法的用途是藥用”。
1841年英國藥物協會的建立,加大了規範國內鴉片供應的可能性,但是,只有1868年《藥品和毒品法》的透過才實現了這一目的。1815年東印度鴉片乾貨的價格大約是每磅三個幾尼;土耳其鴉片8個幾尼一磅。一格令鴉片等於25滴鴉片酊。藥用止痛劑量是一格令或二格令——25或50滴——每6個小時一次。就像18世紀一樣,19世紀在英國出售和使用的大部分鴉片來自土耳其。1827年在進口的5萬公斤鴉片中,%來自土耳其;1840年進口了萬公斤,%來自土耳其,來自印度,其餘來自埃及和法國。東印度鴉片名聲不太好,經常摻雜次貨。
19世紀初,在一個新興的機械化環境裡,出現了致幻毒品使用的變化,以及對明目張膽地使用毒品的強烈反對。工業化經濟為毒品提供了一個不同尋常和前所未有的環境。1839年倫敦一家雜誌報道說:現代英國社會,似乎被兩種主流情感所支配,一種是對作為世間快樂工具的財富的渴望,一種是對於通向幸福之路的煩惱、悲觀和沮喪的不安感。”這些不好感覺的原因很清楚:
為生存而鬥爭的重重困難,擁擠到大城市的大量人口,大腦對一個骯髒行當常規的普遍專注,人要對複雜法律中細微限制的服從等,是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人們不斷地每時每刻都在思考的是錢的問題以及錢的價值問題……不安情緒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