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徵用商船組成。雖然艦隊沒有懸掛任何旗幟,但見到這等規模的海上力量,誰都猜得出這是蛟龍軍團的主力艦隊。
當然,除了策劃者之外,不會有人知道這支艦隊的行蹤。艦隊裡的各艘艦船,趁著黑夜裝載人馬,從塞爾沿海的各個港口悄悄啟航。
這些船隻首先向南駛入杳無人跡的浩瀚大海,然後左轉九十度,向西航行,抵達預定集結海域,隨後再左轉九十度,全軍北上。
這是一條很不可理喻的航線,繞一個大圈,白走許多冤枉路。商船直接沿岸航行就能抵達目的地,不會走這種耗時耗財的古怪航路,故而根本無人察覺到,在大海深處竟然偷偷地聚集了一支如許龐大的軍事力量。
除了航線之外,船上的裝載物也很特別。儘管船艙都罩上了厚厚的帷幔,但遮得住形狀,遮不住聲音。時不時有灰灰的嘶鳴,透過層層帷幔傳出微弱的聲音……
※※※
一個小時前還軍容威然,陣形齊整,以雷霆之勢發起進攻的呼蘭騎兵集團、蘇來爾步兵集團,在突遇背後暗襲,遭受內外夾擊之下,被擊碎成許多股散亂的細流,朝各個方向漫無目的地奔走逃竄。
猛虎騎兵、胡瑪飛騎和暴熊戰士們不依不饒地追逐截殺。
戰鬥在各個地方展開,茫茫荒漠裡,到處都是生死格鬥的人群。
沙塵暴的肆虐面積,此刻又擴大了好幾倍,只不過從一個直徑數平方公里的大團分解成數百上千個小團……
在這種戰場條件下,呼蘭人的指揮體系完全失靈,失去了組織性的將士們只能憑自己的感覺作戰,靠個人勇武以求生存。
對於這種作戰環境,遊牧騎兵胡瑪人最為適應。
一隊隊胡瑪飛騎就如一條條沙漠裡的響尾蛇,鑽縫穿隙,射箭劈砍,令呼蘭人和蘇來爾人心驚膽戰的“圖拉”“圖拉”的喊殺聲似乎無處不在!
熊族武士也是打亂戰的高手。
呼蘭人和蘇來爾人在迷濛的風沙裡,在紛亂的戰場上,像沒頭蒼蠅一樣亂衝亂撞,甚至於自相殘殺,而熊族則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以數十人的家族、數百人的部落為基本作戰單位,打仗就和平日裡在山林打獵一樣,配合十分默契,小群小群之間的對殺根本無人可敵。
這些山林樵夫、蠻荒獵手,一邊發出震耳欲聾的“吧呀”“吧呀”的戰號,一邊踏起沙塵穩步追殺,不時有慌不擇路的呼蘭騎隊、蘇來爾步兵隊主動撞上來,一排排地成為巨斧下的肉泥。
猛虎騎兵則以小分隊為單位進行分散追擊。
熊族武士正面猛打,胡瑪輕騎覷隙滲透,猛虎騎兵則負責兩翼包抄,最大限度地兜擊和殺傷敵軍。
這支部隊的骨幹是由長期跟隨別亞作戰的閃特輕騎組成,他們曾與海亞爾步兵、塞爾騎兵、沙漠帝國駱駝兵等各式各樣的兵種交戰,經歷過無數次的勝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