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他一直這麼消極地打下去,直到被自己逼入死角,最後來一場悲壯的天鵝絕唱麼?如果這樣,狄龍一點也不怕,反而非常歡迎。
但是,異教徒會如此甘心這樣麼?
狄龍越想越覺得蹊蹺……
深夜,聖火國西海岸。
一支龐大的艦隊在此登陸。戰馬、武器、糧草,還有一批批的黑袍武士,從船上卸下碼頭,然後趁著夜幕掩護迅速離去。
沒錯,這就是由一支蛟龍分艦隊護航,從鯊魚島趕來援助教友的馬赫迪部眾,足有五萬援軍。
半島大戰後,威塞克的海盜艦隊也繳獲了兩艘三桅帆艦,從而讓聖瓦爾尼人攫取了這一海戰利器的製造技術。 但由於獲知時間較晚,狄龍又無法像丹西那樣投入鉅額軍費,故而新船廠正在規劃,新戰艦正在設計之中,尚未來得及建造。不過,瓦爾芹海盜確是海上驕子,威塞克艦隊除防衛本方領海外,還配合對聖火國的陸地進攻,連續兩次打敗異教海軍,並封鎖了該國大部分海域。
蛟龍軍團以護送大商隊前往欽斯尼亞進貢為名,偷偷從鯊魚島運走沙漠戰士,走一條偏僻航道,繞開瓦爾芹海盜防區,向西飛馳。 為迷惑世人耳目,他們刻意先向西行駛數日,遠離聖火國海域,然後悄悄返頭,在安全水域卸下這五萬雄兵。
在當今時代,各大勢力矛盾重重,勾心鬥角,互相拆臺,外交局勢異常的複雜。 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國家矛盾、社會階層矛盾,纏繞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很難歸結出一個簡化的固定樣式。
僅以宗教為例,基督教與聖火教的對立是一條矛盾主線,但基督教內部東西兩大教廷不和,聖火教內部四大主要教派互相鬥爭,這再加上教廷與世俗君主爭奪本國教會主導權,各國神職人員、文官官僚、軍事貴族之間的分分合合、明爭暗鬥,局外人很難看清楚渾濁而湧動的水面下到底掩藏著什麼東西,有幾條大魚在爭食。
即便是決定所有一切的利益主線,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分明。國家、民族、教會、君主、國內不同勢力和集團等,各方的利益關係也在不停地變化,不斷根據形勢作出調整。不是核心決策圈的高層人物,根據浮現出來的真真假假的表象,根據一些支離破碎的線索,很難理清個頭緒,遑論撥開團團迷霧,剝去層層外殼,看到事物的真正核心。
這真是一個黑暗的世界,盟友之間的關係很不牢靠,敵人與朋友的角色區別也模糊不清,誠意缺失,欺詐橫行,背信棄義和賣主求榮,如家常便飯。
當然,一切問題都要辨證看待。
對敵仁慈,就是對己殘忍。不論虛偽狡黠,胡謅扯蛋,還是赤裸裸地威脅,惡狠狠地敲詐,抑或無恥地落井下石,充其量只是一個個人品德問題,而這些“缺德”“沒品”的行為,如果都是為了本國本民族的利益,那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德”,很高的“品”,不應受到斥責,反要大力褒獎。
外交活動的職業特性就決定了它只顧公利,勿論私德。那種為了個人道德圓滿而誠實待人,把本國情報和盤托出,憐恤敵人苦境而收拳罷手的傢伙,不是真蠢豬,就是假道學。
尤其以後一類人為多,打出所謂的道義幌子,行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之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缺德”“沒品”之人。真正的政治家,不可能跟這樣的人做朋友。他們會利用敵方的叛徒,他們會跟三姓家奴做交易,但絕不會施以信任……
從目前的走廊局勢來看,丹西與狄龍之間仍是盟友,保持著表面上的和睦與親熱,但隨著半島瓜分完畢,結盟的利益基石被抽空大半,相互間拆臺破壞,偷施暗算,再度成為兩國關係的主流。
雙方雖然不願意進行兩敗俱傷的戰爭,但也不願看到對方順利地獲勝,他們都希望對方陷入無法自拔的戰爭泥沼,而自己卻不斷發展壯大。為此,狄龍策劃了萊德失蹤這樁無頭公案,而丹西則設計了一出“異教徒跨海增援”的好劇。
阿里掌控本土大陸,馬赫迪主管新大陸拓殖,這是艾哈邁德和休倫定下的基調。 老皇帝也給二皇子留下八萬精兵,作為立業之基。
馬赫迪手上有相當的實力,不可能情願蝸居小島,仰人鼻息,他一直鼓動自己的妹夫丹西,兩人協力消滅狄龍,然後平分其地,而最迫切的,是首先奪回半島西區的狄龍轄地,讓他在大陸上獲得一個立足點。
丹西顯然不願跟狄龍和軻庫裡能兩面開戰,聯合異教徒進攻狄龍,在目前環境下更萬萬使不得。他的建議是,由蛟龍軍團秘密護送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