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看到敵艦減緩航速,威塞克的長船艦隊也把速度降了下來,將雙方的距離一直保持在約一海里左右。
易卜拉辛以手遮額,眯眼遠眺,眉目間略帶一些焦灼。
跟威塞克玩這種老鷹抓小雞的遊戲已有很久了,不僅逮不住長船艦隊,而且敵人的主力──查理的鐵甲艦和三桅帆艦,一直沒有現身。
那支艦隊,才是他真正的大敵。
“五點鐘方向,發現大批敵船!”
桅杆頂端的瞭望手們,突然敲響警鐘!
易卜拉辛等人都猛的轉過頭去!
在東南方出現了另一群龐大的海怪!
查理率六十艘三桅鉅艦和三艘鐵甲海艦,順風疾馳,殺奔易卜拉辛艦隊而來!
在開闊水域的正規海戰,能否搶得上風位,至為關鍵,往往兩支艦隊一照面,大家就馬上行動,爭搶這一有利的作戰位置。
麻臉考夫利被刺之後,易卜拉辛摸不清敵情,只能沿著海岸線緩緩北進逼壓,而查理則乘機進行弧線迂迴,率主力艦隊繞至敵人身後,搶到了南邊的上風位置。
今天,蛟龍軍團主力艦隊擺出的是一個鑽石狀的菱形艦陣,“聖龍號”旗艦位於中心位置,三桅鉅艦佈列四周。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艦陣,多為精銳水師衝擊時採用。鑽石艦陣除了可以充分發揮艦隊第一輪進攻時的突擊威力之外,旗艦處於正中間,也便於指揮戰鬥,迅速傳達命令。當然,由於艦陣緊密,對駕船技術要求也較高。
除了艦陣之外,查理採取的艦隻作戰方式也與易卜拉辛不同。
易卜拉辛採取的是三艦協同、小群組合、多維對抗的作戰方式,而查理則仍然遵循傳統的單艦主義,一艘軍艦就是一個獨立作戰單位。
正常情況下,在炮擊戰佔據主導地位之前,易卜拉辛的這種組合作戰方式更為先進,能在不影響靈活性的情況下增大接舷威力。不過,在今日的戰場態勢下,查理作如此佈置,亦有其自己的考慮。
為了這場海戰,尤勒和查理等人是煞費苦心,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技術高明的半島工匠們的協助下,蛟龍軍團有兩樣為海戰而特製的秘密武器,將在今趟海戰中正式亮相──漂火彈和油龍機。
漂火彈乃是新近發明的一種特製的火攻武器,是一種含有硝石、瀝青、硫磺和石油的液態混合物,呈粘稠油脂狀,點著後投入敵船,會立刻燃起大火,比之普通的火石彈,燃燒效率高出了許多倍。更有甚者,即使漂浮在海面上,它們依然能夠燃燒。這種漂火油被裝在瓦罐裡密封保藏,作為漂火彈使用。
由於這種武器是由兩盟半島的工匠們所發明的,按中部大陸以發明者替武器命名的傳統,故而又被稱作“半島火”。
油龍機則是民用科技應用於軍事領域的典型。
兩盟半島手工業非常繁榮,具有密集的商業城市群落,很多城市的規模還非常驚人,故而服務城市居民的各項產業和公共事業較大陸其他地方更為發達。櫛次鱗比的房屋,需要先進的消防裝置來防護,以免出現不慎失火,殃及全城的悲劇。城內消防隊經常使用一種叫做水龍的器具來滅火,前端為水管,後面掛著一個大水塔,透過巨大的水壓,將水投射到遠處的樓房上。
這種水龍經尤勒設計改良後,被查理搬上了軍艦,不過卻不是作為滅火工具,而是用來引火。水塔裡滿灌的不是清水,而是火油,旋開閥門,就能將火油噴射到兩百米外的敵艦上去,即便對手在船上罩上生牛皮,塗滿防火脂,也無法抵擋這種油龍機的火攻。
相較於過去效果無法確定,受風向和水流影響很大的漂浮式火攻船和火攻筏,油龍機確是一項很大的改進,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指揮官對於火攻的效果也有把握得多。
當然,這麼多易燃物擱在船艙裡,自己得小心地防火。油龍機的射程仍不及投石臼炮,也必須做好保護工作。
對這兩項新武器,查理在面世使用之前想盡辦法來保密,不讓敵軍事先察覺。
高高的油塔被偽裝成船尾堡的一部分,四周用厚鐵板遮擋,防止被敵人的投石砸毀。
罐裝的半島火被深藏在底艙的秘庫裡,只有船長和大副有鑰匙開門,及至開戰之前才允許取出使用。
所有秘密在出海前只有丹西、尤勒、查理等少數幾人知曉,包括各艦艦長在內,都是出海後才知道這兩樣秘密武器該如何使用。
蛟龍軍團的鑽石艦陣順風急駛,呼嘯而進!
帆纜手、輪舵手、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