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狄龍來說,把丹西推上臺面跟軻庫裡能對壘,遠好過自己暴露在呼蘭戰神的刀鋒之下。
與軻庫裡能交戰,可別指望依靠什麼巧思奇策就能獲勝,能打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就要謝天謝地了,很有可能還要接連失利,屢敗屢戰。如若自己跑上前臺,僅憑目前的實力,根本不是對手,沒有任何勝機。
相反,要是把丹西當作屏障,他顧忌軻庫裡能,做事必然受到束縛,自己可以騰出手來擴張發展,增強實力,待羽翼豐滿之時,再與呼蘭和猛虎軍團的勝者對壘,亦不為遲。
如今的戰略格局下,以丹西作防護盾牌,尚有發展的機會,如果打碎這面盾牌,那麼就連生存都是問題了。
仔細分析,軻庫裡能可並沒有安什麼好心。
聖瓦爾尼五萬部隊正在猛虎自治領駐紮,一旦開戰,很可能會被丹西消滅,本方的實力將進一步削弱。
蓋亞的部隊加上狄龍手頭這一萬人,也僅為丹西圍攻荊棘堡的四分之一左右,能否撐過三個月,也是一個未知數。雖然狄龍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也畢竟存在城破人亡,被丹西擒殺的風險。
當然,這或許是軻庫裡能最樂意見到的,丹西幹掉自己,然後他再消滅丹西,一了百了,整個中央走廊被輕鬆搞定。說不定,到時候機心深厚的軻庫裡能又會派人轉頭幫助丹西,促成此事發生。畢竟,這是在詹魯的國土上打仗,絕大部分又都是蓋亞的軍隊,狄龍對其戰鬥力、忠誠度根本沒譜。
狄龍將內裡的厲害關係算得非常清楚,只有丹西與軻庫裡能僵持膠著,兩敗俱傷,而自己置身事外,迅猛發展,壯大實力,才能有統一走廊的可能,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繼續與丹西結盟,並不意味著不給猛虎軍團使壞。把軻庫裡能抬出來壓丹西,迫其接受苛刻的條款,又是狄龍借力打力一手妙棋。
狄龍僅派了一萬人馬,夾在兩方中間一仗未打,獲得的好處卻非常巨大。
這筆竹槓敲得極狠,丹西的心在滴血,卻也不得不接受。
第一,河源郡名義上仍歸猛虎自治領所有,但劃為非軍事區,撤走除一千治安隊外的所有駐軍,稅收由自治領、聖瓦爾尼和所拉密三國分享。丹西借聖瓦爾尼和所拉密內戰之機打入奔流河西岸的楔子,實際上被拔除了。
第二,援助聖瓦爾尼五百萬金幣的鉅額資金。有了這筆錢,進行軍備,發展內政,狄龍都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付。
第三,重新瓜分兩盟半島版圖,雙方對半分成。
第四,聖瓦爾尼在奔流河以西有行動自由,猛虎自治領有在奔流河以東的行動自由,對方不得干涉。
第五,丹西可將詹魯劃入其勢力範圍,狄龍承認並協助萊德登上王位。但為了牽制猛虎自治領的擴張,遲滯其對詹魯的整合速度,狄龍規定,猛虎自治領永遠不得與詹魯合併,該國大主教也應由狄龍推薦,丹西和萊德必須首肯。
第六,雙方進一步加強軍事同盟,當對方與呼蘭帝國、沙漠帝國等異教國家開戰時,須派兵援助。狄龍準備在瓜分半島後進攻聖火國,猛虎自治領須同意提供五萬人馬協助。
目前的形勢下,丹西和狄龍之間仍然是合則兩利,鬥則兩亡。中部大陸也還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倆各自擴張發展,獵物還很多,不至於發展到兩強必須互相撕咬的程度。在此情況下,無論丹西心裡痛快與否,理性的利益計算總會壓過情感上的愛憎,合作仍然是兩國邦交的主基調。
當然,丹西也由此充分領略到了對手精明與冷酷,所有的條件幾乎都要觸及丹西的忍讓底線,卻又小心地不予逾越,要價高得離譜,卻又讓你不能不接受。
也許最讓人揪心的是,狄龍兩頭許諾,卻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底牌,讓丹西的一萬騎兵不敢投入戰場,時刻提防著這個可怕的盟友。直到最後一刻,他才把自己的選擇公之於眾,而此時,丹西已在艱苦的會戰中折損了大批人馬。
晌午時分。
數萬步騎仍在平原上追擊潰敵,而丹西則帶著一批剛剛經歷殘酷血戰的勇士們,從北城門開進荊棘堡。
他的身後有一輛敞蓬馬車,上面放著一塊巨大的銀盤,盤子裡盛著蓋亞、蓋蘭的頭顱。這兩人顯然剛剛被梟首,滴灑在銀盤上的血尚未冷卻,還在冒著絲絲熱氣。
狄龍滿臉笑容地在城門口迎接友軍。
“領主大人,讓我來介紹一下,”狄龍手指身旁一位高瘦挺拔的詹魯將領道,“這位是詹魯禁軍副將,荊棘堡城防總指揮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