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從鄭伯伐齊,子孔、子展、子西留守。但子展與子西知道子孔引楚師前來的陰謀,於是加強城守,子孔也不敢造次。子庚見鄭有備,就直接侵鄭。先是駐軍於魚陵,後渡過潁水,駐軍於旃然。蒍子馮、公子格率楚精銳部隊侵費滑、胥靡、獻於、雍梁,又從右返回梅山,侵鄭東北,至於蟲牢才返回。子庚則攻打鄭城的郭門,在城下宿了兩晚,見鄭有守備,也退回了。在退軍的途中,在渡魚齒山下的(氵蚩)水時,遇上了大雨,楚師給凍倒了,死了很多人。這次試探,以失敗而告終。鄭子孔也因此陰謀敗露,給鄭簡公給殺掉了,鄭子革、子良奔楚,子革還做楚的右尹,子展當國,子西聽政,子產為卿。

楚康王七年,楚的附屬國陳發生變故,公子黃與二卿慶虎與慶寅發生矛盾,二慶遂向楚申訴,於是,公子黃奔楚自陳。

八年夏,楚令尹子庚去世了,楚康王想讓薳子馮繼任令尹,薳子馮就去拜訪申叔豫(申叔時孫),同他商議此事,申叔豫覺得,楚王多內寵,年紀又小,勸薳子馮不要任令尹。於是薳子馮就以生病為由拒絕了,還裝病在床,楚康王派醫生視其病,覺察出薳子馮是在裝病,但也無可奈何,於是,楚康王就任子南(公子追舒)為令尹。子南當上令尹後,就嬌恣起來了,其寵愛的觀起,還只是庶人,沒有爵祿,就有車馬數十乘。這不是一般的車馬,而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車馬。因此,引起了楚康王的猜疑。於是產生了*子南之心。其時,子南的兒子棄疾為王侍御,楚康王內心不安,三次面對棄疾哭泣,最後,棄疾,忍不住發問,楚康王就告訴了他對令尹的擔憂,以及準備*令尹的決定。讓棄疾自個決定去留。棄疾在忠孝之間,作了兩難選擇。如果當令尹的父親被國家殺戮了,他也不得留在君王身邊,如果因此洩露了君王的決定給父親,其罪過更大。不久,楚康王就在朝廷上誅殺了子南,又將觀起車裂,示眾於四方邊境,以敬效尤。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爭晉伐吳(3…4…3)

四、爭晉伐吳(3…4…3)

子南的屍體在朝廷上陳列了三天,棄疾後來向楚王請求子南的屍體以葬,在葬了父親後,棄疾自殺了。當時,有兩生路可以選擇,一是出奔,一是留在楚國繼續做楚康王的臣子。可棄疾認為,如果出奔,他有參與殺父的嫌疑,因為他知道了訊息而沒有告訴父親,這樣,即使出奔到別國,別國也會鄙視他,他自己也會以為恥。如果留在朝廷,就面臨棄父事讎的困境,他也難以忍受。於是他選擇自殺,以死明志,以全忠孝之節。

子南伏誅後,楚康王還是任命薳子馮為令尹,公子齮(yǐ)為司馬。屈建(屈到

之子子木)為莫敖。薳子馮聽從了申叔豫的建議,吸取了子南的教訓,遣歸了他寵愛的八個徒眾。這樣,楚康王,心就安了。

楚康王十一年夏(…549),楚康王帥領水軍伐吳,但由於軍隊內部沒有治理好,最終無功而返。同時,楚與齊繼續保持友好關係,楚派薳啟疆訪齊,齊擔心晉師來攻,也派陳文子(陳無宇)隨薳啟疆在同年秋回訪楚國,並乞師。於是在那年冬,楚康王就透過伐鄭來救齊,先攻打鄭國都的東門,大軍駐紮在棘澤。正在攻打齊國的諸侯部隊就回師求鄭,晉楚兩軍,對峙了一下,楚軍就退了。隨後讓薳啟疆帥師送陳無宇回齊國。

這邊,雖然楚康王上次伐吳並沒有什麼結果,可是吳人還是憤憤不平,於是就策反舒鳩人(楚屬國,今安徽舒城縣),讓舒鳩人叛楚。楚康王因此帥兵*舒鳩,在大軍到達荒浦(舒鳩地,即黃陂)後,楚康王就派沈尹壽與師祁犁去責讓舒鳩人。舒鳩人很有禮貌地接待了二位楚使,並告訴他們,沒有這回事,並答應再次與楚盟約。楚康王還是想*舒鳩,不過,令尹薳子馮,覺得,在舒鳩人願意臣服的情況下,再去*,是伐無罪,在政治上會失分,不如,暫時退軍,讓人民安寧,等到舒鳩人最終態度與行為,如果,再次背叛,再*不遲。楚康王採納了他的建議。薳子馮的策略也是正確的,第二年秋(…548)舒鳩人還是吳的策動下,繼續背叛了楚國,那時令尹薳子馮已死了,楚康王以屈建(子木)為令尹,屈蕩為莫敖,注意,這個屈蕩與屈建的祖父同名,並非同一人。令尹子木就帥師*,至於離城(舒鳩城,今安徽舒城縣西)。吳人就派兵來救援。令尹子木帥前鋒部隊(右師)很快就抵達舒鳩了,可是,後續部隊(左師)由子強、息桓、子捷、子駢、子孟等帥領,卻被吳軍阻在後面,達七天,後來,楚軍將領設謀,以各將領的家兵引誘吳軍追擊出戰,然後合圍擊之。最後是,吳軍大敗。於是,楚左師,就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