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公則不溫不火地說:“你別擔心,不合道義,老百姓就不會親附他,地盤越寬,崩潰得越快。”公子呂走出朝堂,對正卿祭足說:“主公因為宮闈之私情而忽視社稷之大計,我對此甚為憂慮。”祭足說:“主公才智過人,對此豈能坐視,只因大庭廣眾之下,不便洩露。你是貴戚之卿,如果私下未求見,主公或許會向你吐露真言。”
公子呂依言直叩宮門密會鄭莊公,直言勸諫道:“主公嗣位,拂國母原意。萬一內外勾結,變生肘腋,則鄭國危矣!”莊公說:“礙於國母,難以定奪。段雖不道,尚未露出叛逆之徵,如果冒然出兵*,徒惹人非議。我今置之度外,任其胡作非為,待其造逆,自當明正其罪。到時則國人必不敢相助,姜氏也無話可說。”公子呂則說:“主公欲俟其先發,我倒有一妙計。”莊公忙追問:“計將安出?”公子呂說:“主公可四處放風將往周朝侍奉周王,太叔必定乘國內空虛興兵爭奪鄭國。我預先伏兵在京城近處,乘其出城之際佔據京城。主公從廩延一路殺來,必使其腹背受敵,大勢已定。”莊公說:“卿計甚妙,慎毋洩露。”
翌日早朝,莊公假傳一令,使大夫祭足監國,聲言自己將往周朝面君輔政。姜氏聞言大喜過望,於是書寫密信一封遣心腹送到京城,與太叔約定舉兵事宜。在母親武姜慫恿下,叔段秘密派其子公孫滑往衛國借兵,許以重賂,親率甲兵萬人準備襲擊鄭都。莊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報,說:“該是動手的時候了!”即命令公子呂率200輛戰車*叔段。太叔出兵不到兩天京邑已然失陷。叔段大敗潰逃至共城,閉關自守。莊公引兵攻之,如泰山壓頂,須臾攻破。太叔聞莊公將至臨終前感嘆說:“姜氏誤我矣!我有何面目見吾兄乎!”於是自刎身亡。
就鄭莊公而言在對待母親姜後要求給予叔段京之封地的問題上存在著多種選擇性,一者他可以象回絕制地一樣再次斷然回絕母親的無理要求,一者他可以先予之然後象祭仲所奏請的那樣為共叔段另外安置一處不能有所作為之地,當然也可以選擇象歷史所演繹的那樣先縱容之,然後再一步步將其弟弟置於死地。鄭莊公作何選擇一者取決於其所處的歷史條件,也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考量。具體從鄭莊公所處的歷史條件來看他的母親雖然擁有在後宮的一定權勢,同周王朝及申國有一定的姻親關係,但是尚沒有達到內外勾結掀起驚天巨浪的情勢。當時的政局是穩定的,共叔段的權勢完全可以由鄭莊公一手操控。至於老百姓最樂見的還是國家政局的穩定,“生民何計樂樵蘇”才是他們關心的根本問題。早在鄭武公時期便對共叔段先期作出了種種有利於鄭莊公的選擇。因此鄭莊公在對待叔段亂政的問題上是主觀因素考慮得過多,反應過了頭。他想縱容共叔段使其自取滅亡,以堵悠悠眾人之口,反而無端在歷史上留下了罵名。當然他雖然有玩火之虞,卻還算千古奸雄,形勢的發展均在其掌控之中,而歷史的這種演繹也使得他達到了一樁意想不到的實惠:完全根除了共叔段在鄭國亂政的隱患。
鄭莊公“克段於鄢”,成功的處理了內政方面的問題,實現了國力的統一,從而為爭霸中原奠定了基礎。
二鄭莊公與北戎之戰
在西周前期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北戎都是不可能成其為整個周王朝的外患,畢竟北戎面對的是強大的西周王朝。自從申侯引狼入室,演繹出一場犬戎大鬧東京的鬧劇之後,北戎軍隊才忽然發覺原來周王朝並不是他們所想象中的那麼強大。西周所面臨的局勢與夏或商均不同,夏或商部落本來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因此對整個國家局面的控制力要遠強於西周。西周一直面臨的是朝小野大的局面,各諸侯國在中央政權尚能控制局面的情勢下或許能抱成團來共同抵禦外侮,一旦中央政權的控制力削弱之後恐怕是隻會自保而不會捨身相救的。北戎所面對的正是一個軟弱的中央政權和一盤散沙狀的各諸侯國。因此面對強敵壓境,軟弱無能的周平王只能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之策,遠避洛邑,採取典型的駝鳥政策。各諸侯國則可以分而治之各個擊破。
既然強大的周王朝都似乎不在話下,北戎是不可能將一個小小的諸侯國放在眼裡的。公元前714年,北戎部落乘中原諸侯國連年混戰之機,南侵鄭國。然而野蠻的北戎人卻忽視了一個諸侯國自保的決心和力量,低估了鄭莊公及鄭人的智慧和勇氣。面對強敵入侵國家處於危難的生死關頭,鄭莊公沒有絲毫退縮,而是挺身而出,親自率軍抵禦。當時之北戎兵驍勇善戰,而地形又不利於鄭國兵車作戰,莊公對此甚為憂慮。他的一個兒子公子突詳細分析了戎軍“輕而不整,貪而無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