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聯盟,張凡的新設想。共同進退,而這個聯盟的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
五大車企在國內的實力是非常強的,他們有關係,有資金。而特斯拉有技術,有能力。
現在彼此結合起來發力新能源市場,就能加快新能源車的推廣發展。能夠在時間上形成優勢。
在未來新能源領域,領先一步就有可能步步領先。這種領先不僅僅是在技術上,還有在服務上,在行動上。
比如在充電樁的佈置上,雖然現在充電樁數量比較多。但是特斯拉的新型充電樁和充電技術也正在研發當中。
而且這些技術已經有了重大突破,一單這個技術成熟,那麼新型的充電樁將會重新佈置。
到時候這種技術聯盟的其他車型也可以享用。到那個時候,整個聯盟在一起,就可以在國內快速的建設更換新的充電樁用來服務新的車型。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電池技術和充電基數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最主要因素。現在特斯拉的技術已經非常強了,但是特斯拉卻並不滿足。
現在特斯拉的公關團隊正在努力公關石墨烯電池。而且有了不小的突破,同時在石墨烯材質的生產上面也在全面研究。
石墨烯電池的特性很多人都知道,質量輕,存電量大。同等重量的石墨烯電池的存電量是普通鋰電池的三到五倍甚至更多。
如果石墨烯電池技術有了新突破,那麼未來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就可以達到一千公里甚至兩千公里以上。
到那個時候,普通的燃油汽車在電動汽車面前沒有任何的優勢。而新一代快充技術,更是讓充電速度得到大大的提升。
五百公里的續航里程,未來充電只需要十分鐘甚至更少。新電池技術和新快充技術未來將會大大的改變電動車的性質。
當然這個研發投資是非常大的,就算是龍騰集團,現在也是在瘋狂的燒錢。在研發上面沒有太多的捷徑。
汽車聯盟的目的,就是加快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在華夏內部快速的推廣新能源汽車。
並且快速形成一條新能源產業鏈,加大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從而徹底的超越國外的汽車品牌。
華夏汽車品牌要想超越德系,日系,美系,新能源汽車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所有的車企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也加大了研發。但是他們的主要產品,依然是燃油汽車。
他們沒有魄力也不敢把寶全部壓在新能源上面。但是華夏車企卻不一樣,特別是五大國企。
他們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自己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也就沒什麼不捨得。
張凡的提議讓所有人心動,作為五大國企。他們何嘗不想讓自己的自主品牌牛逼起來啊。
他們現在搞合資,說白了就是給人家打工。自己辛辛苦苦生產,銷售,最後利潤卻被國外廠家分走了很多。
就這樣他們還不滿足,現在國家開放股比,很多外國廠商更是想要增加股份,拿到控股權。
一邊是貪得無厭的外國車企,一邊是深度合作的特斯拉。該怎麼選,大家心裡自然有桿秤。
這些年五大車企背的罵名可是非常的多,拿著最好的資源,卻被人罵成賣國賊的勾當。
聯盟的提議引起了五大車企的重視,不過他們還需要開會討論。最重要的是要看看新能源車的銷量。
藍海市國際車展,作為華夏內部最年輕的國際車展。藍海市國際這場的風頭卻很足。
這幾年藍海市國際車展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廠商來這裡。每次車展,都有很多新款重磅車型上市或者亮相。
今年的藍海市國際車展也是如此,不過和往年不同。今年各大廠商的重點卻在於新能源車。
特斯拉的成功讓各大巨頭眼紅,所以他們的目標也瞄準了新能源。並且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研發新能源車。
這次車展,很多車企會帶來自己的新能源車。不過和特斯拉相比,他們的車子卻大多都是概念車。
相對於燃油車,開發一款成熟的電動車對於這些車企來說更難。因為之前他們沒有經驗。
對於他們來說,電動汽車的技術更難玩。燃油車的技術他們都有很多年的技術積累,電動車卻是零。
所以雖然很早他們就宣佈了電動車計劃,但是一直到特斯拉開售以後,他們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開始著重研究電動車。
看看那些車企,計劃最早上市的車子,最早也的明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