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肯定沒有,這就是辯證法。
因此,根據辯證法,寫這本書,雖然稀鬆,卻也是說國家大事的,相對而言小人物,也就不在話下,並非本人圖省事,確實莫怪,
接下來,那天是農曆十月的戊寅日(二十六日),梁總將將王謙同志和高阿那肱一起斬首,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向被楊堅代表的全國人民交待,以畫一個句號為標誌,即王謙死,則四川搞定。
梁睿入川,其戰無不勝的驕人成績,自然要兌換為所得,其功進位上柱國,且從不順利到順利當上四川省長,並賞賜金銀財物等,略去。
下面要進行總結,這種事有點難,關鍵是現在都沒有人願意聽總結性發言,所以還是具體點好,
清人王夫之說,“迥亦一堅也,司馬消難亦一迥也,王謙亦一消難也”,這是個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評價,說這尉遲迥,和楊堅一樣,是篡國者,其實不一樣,關鍵是條件,而這條件就很難說,如果條件具備,好人也會變成還人,反之亦然。不過,這個評價中,隱含有一點,本人是同意的,即這三個反對派首腦,一個比一個要差個等級,但他們要和楊堅比,還是差了好幾個等級,都不好說。
再就是,有一點前面沒說到的,就是那韋孝寬,後來一把火,肥個繁華之都鄴城難事燒了,有點象楚霸王當初燒秦始皇的阿房宮,這麼好的東西,雖說當時的土木建築,到了今天也留不下來,不象西方人,歷代王城,多用石砌,經得起風吹雨打,就是有地震,也還會留下蓋房子的石頭,我們現在的考試古發現,能找到的,只有夯過土的古城牆的地基,往昔的輝煌,只有憑藉於想象了。
不過,也還有一點要說的,那就是鄴城被攻破,那韋孝寬把幾成名參加叛亂計程車兵,都要給活埋了,古代人就是古代人,沒有優待俘虜的政策,有些事,不象我們這裡說說那麼輕鬆,戰爭的殘忍,是沒有一點人性的,是人類自己對自我存在的否定。
當然,最後是,這場內戰最後以楊堅成為勝利者而結束,為楊堅同志最後完成祖國統一的大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過,有關這些內容,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要想了解,最好去看正規的歷史教科書。
………【第一節 預謀(1)】………
話分兩頭說這句話,其實是說,在同一時間段,有好些事,是一起發生的,只不說這事的人,只能把那件事說了,再說這件。
周天元皇帝是農曆五月乙未(十一日)死的,在此之前的五月己丑(五日),他還搞了次人事任免,任命令上柱國、大前疑、隨國公楊堅,為揚州總管。
而楊堅是在這項任命發出後的第六天,即五月十一日,被召入宮侍疾的。這是說皇帝病危,讓他趕來看望,且有重要情交待。
實際上這意味著被召喚者的重要。
不過,這道聖旨,應該不是周天元親傳囗諭。因為他在臨死前,已說不出話來。
說不出話,應該聽得見。
要是問:是不是這個意思?
他可以在聽後眨眼,點頭,或以手指頭動一下等方式,來表達是否同意。
但事實也許是,他忽然陷入昏迷。就象心臟病發作,或是中風,不能作出意思表示。
有一點事實,可以對召楊堅入宮,不是出於周天元的意思表示,有所映證:
周天元一直對楊堅抱有很大的敵意,幾次揚言要殺他,這個情況前面說過,但是,也就是在周天元頭腦還清醒的前幾天,楊堅才被任命為楊州總管的。
楊州的治所,也就是省會城市,在今天南京市,是北周在滅北齊後併入其版圖的。這個地方曾作為三國時吳國,和後來西晉的首都,本身就是北齊的重鎮,地處江南富庶之地,其戰略意義(對於與北周相峙的陳朝而言),和經濟地位,是不容否認的。
讓楊堅因此而手握實權,如果不是周天元的昏招,那麼也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楊堅的實力,過於強大。
周天元不理朝政,而把他只有七歲的兒子宇文闡推到前臺,弄出個天有二日的荒唐局面,其實也並非完全是為了貪圖享樂。這是周天元以退為進的一種做法,雖然有關於如何進,還沒有想好。
還有就是周天元對楊堅長女楊麗華的態度,被指其心理變態加上對楊堅的懷疑所致,其實並非完全如此。
楊麗華13歲就嫁給周天元,二人一直感情不錯,這楊麗華是歷史上有名的美人,且性柔順,而曠達,但是後來,這周天元對她的態度開始變得惡劣,有事無事加以責罵,一般看來,這是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