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頭痛。
一晃眼,學期也將結束了。
解剖實習課的吳助教在前頭說明期末考試的方法:“各位同學,今天宣佈的是有關你們生存與否的大事——期末給分的標準。一是筆試,佔百分之五十。二則是跑臺,也是佔百分之五十。至於跑臺的規則,我們會在實驗室準備好人體器官或組織,綁著紅絲線的地方就是題目,同學一個一個輪流考,一題三十秒,共有二十題,十分鐘交卷。有些題目不易用肉眼分辨,所以要藉觸控幫助思考和答題,你們最好預先準備薄的塑膠手套。”
唉!完了,完了……茜茜不斷嘆著氣。“跑臺”,這個可怕的惡夢即將降臨,誰也躲不掉。跑臺是一種考試的方法,助教會將人體的標本放在一張張實驗桌上,同學則要輪流寫下桌上擺的是什麼東西。
想當初第一次上解剖課時,同學無一不是戰戰兢兢地進到這間實驗室。
一進門,空氣中就瀰漫著一股令人暈眩的福馬林藥水味,嗆得人難受。因此,往後的日子即使寒流再凜冽,茜茜也絕不空虛著毛衣上解剖實習,以免吸得飽飽的防腐藥味,帶著滿滿的噁心感覺回家。
若只是味道倒還好,當茜茜視線接受到解剖臺呈現出人形的黃色裹屍塑膠布時,不住一陣哆嗦,冷汗直流,差點就向後一個踉蹌昏厥過去。她幾乎不敢正視“他們”。嘉琪告訴她,總共有八具屍體,每組可分到一具觀察。
助教一聲令下,每組的男生都得義不容辭地鼓起勇氣擔當掀開塑膠布的任務,茜茜發現他們的手也是不停地顫抖……
因為他們不是醫科的學生,所以不必動刀,只需瞭解人體結構即可。由醫學院的同學先將屍體解剖後,再提供給他們研究。一開始先剝開皮看肌肉,切開肚子看內臟,如心、肝、胃……等等,後來,甚至連頭顱也被鋸成兩半,拿出腦和脊髓來觀察。
因為供實驗的屍體普遍是無名屍,在解剖之前也都會做些處理,例如泡在福馬林藥水池中防腐。遭遇已經夠可憐了,所以大家總是抱著肅穆的心情上課。茜茵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