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琴音,不光是太虛、紫陽兩觀的道士,只怕整個西靈山都是是如此吧。
“這下好了,看來琴師妹不日就要雲遊了。”
白衣少年有些好奇:“這是為何?”
畫道人笑道:“琴師妹拜入九陽師伯門下時,就曾發願,此生要做四大名曲,《草原初春》已成,《雲海林濤》也大功告成,接下來該是關於大海與沙漠的曲子了。琴師妹當年為了作《草原初春》聽說曾涉險到了夏國看草原,整整呆了大半年……”
“她會去東海?”
不知為何,白衣少年居然高興起來,東邊可是他的家鄉。
她的琴音還在,迴盪在西靈山上。
白衣少年帶上斗篷,出了紫陽觀。
站在紫陽觀門前,依舊能望到對面的太虛觀。
道觀門前石燈閃耀,一抹白衣飄入觀內。
世間還有這樣的女子,把作曲當成一生追逐的目標。
看大海,賞沙漠,不畏千辛,冰天雪地的苦對她來說,只是為了賞另外一種風景。
莫名,他對靈音產生了好感,是敬佩,更是欣賞。
次日,小蝶推開了九陽真人的禪房。
九陽真人盤膝而坐,緊閉著雙眼:“靈音,你的《雲海林濤》已成?”
“回師父,已修訂完畢。這是昨晚靈音連夜抄錄的琴譜,特敬獻給師父過目。靈音知道,這或許還不夠完美,倘若最後修訂會事先告訴師父。”“靈音今日來拜見師父,有件事想與師父商議。”
“你想去東陽山一遊,賞東海美景?”
“是——知徒兒莫如師父,這正是靈音的意思。另外,靈音這半年來還特意編寫了一本《太虛觀食譜》,知道師父喜歡吃靈音做的菜。靈音要遠行無法侍奉師父,這本食譜或許能讓師父吃上可口的飯菜……”
九陽真人心中一擅,睜開雙眼,從小蝶手中接過琴譜、食譜,粗略地翻看了一遍:真是個細心的女子。
“昨兒下午為師已經打發靈書去京城拜訪飛龍觀九心師叔,沒有三個月不會回來。”
“靈音多謝師父!”
“你三師兄已經吩咐慧淑、慧賢陪你前往東海。為師這裡還有一封給東陽山明月觀九難師姑的書信,你就一併帶去,到了那邊自會有人照應。”
“是,師父如果沒有別的事,靈音就此告別。”
接過九陽道人手中的書信。
九陽真人看著兩本書冊:唉,真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有朝一日西靈山太虛觀也會因她而聞名天下。至少現在,這首《草原初春》已經在民間漫延,不久之後《雲海林濤》也會流傳民間。
第三二章看海之行
第三二章看海之行
第三十二章看海之行
小蝶簡單地收拾好行裝,太虛觀主事師兄乃是三師兄靈風道長,早早就令兩名年輕的女徒孫收拾了行李,備下馬車,只待靈音離開。
慧淑、慧賢一直是習武的武道人,而小蝶屬於文修道人,這些日子雖然習練了劍術,並不足以應付突變事故,還是得帶上兩名弟子方才安全。
蜿蜒的山間小道上,奔來兩匹駿馬,落在馬車之後。
“請問馬車上可是太虛觀的靈音道長?”白衣少年抱拳問道。
慧淑探出腦袋張望:又是他們兩個,真是的,昨兒就驚擾了靈音師姑的琴,居然還敢問。
“問那麼多作甚?”
白衣少年淺笑道:“在下乃是東海神兵島夏候琰,多問一句,靈音道長可是要去東陽看大海?”
慧淑憤憤地瞪了一眼:“為什麼要告訴你,少打聽師叔的事情。”
“噓——”慧賢探出個腦袋:“說話小聲些,昨兒一宿師叔就沒歇息,剛剛已經睡著了。”
掃過夏候琰,目光又落在青衣男子身上:“我們奉了主事師祖之命,陪師叔雲遊。”
這位小道姑倒比慧淑好說話多了,沒有慧淑語調中的咄咄逼人,更多了幾分隨和。
既然是同行,都要去東邊,正可以一道同往。
離了西靈山,進入官道,馬車在平埋的大道上飛馳,後面跟著一白一紅兩匹駿馬。
慶州。
城門口張貼著尋人通告,上面繪著一個盈盈笑顏的少女。
“長樂公主,當今皇貴妃,於去年秋天從京城失蹤,若有知情者賞黃金百兩,若將其尋回者賞黃金千兩……”
“哇——這就是長樂公主呀,她不是遠嫁和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