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鍊金儲存器內取出與銀龍幽送來的包金鈾柱一模一樣的銀色圓柱。只不過它的材質是純鋁,表面刻出來細密的凹痕,與此時包金鈾柱表面的法術陣素稿看上去一模一樣。
用另一對構裝抓手固定住這支銀色圓柱,將其貼近包金鈾柱,對齊雙方的法術陣紋理,緩緩滾動一週,再次重新取下。
“嗯!你們看看!”
麥羅造師將重新取出的銀色圓柱交到其他造師手上。
六位造師互相傳遞,一邊打量一邊點著頭。
“精準無比!”
“顏料沒有任何外溢。”
“完美!”
“一次性成功。”
銀色圓柱表面紋理的細小凹槽內沾染了少許包金鈾柱表面的素稿顏料,全部都在凹槽內,沒有一點點溢位。
方才那番動作就像在影印驗證。事實證明麥羅的手相當穩,完美複製了一遍事先預設好的法術陣。
“卡林造師,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麥羅有些疲憊的笑了笑,任由自己的徒弟,同時也是Dragoon魔動工業的掌門人為他擦著額頭冒出的細密汗珠。
儘管麥羅造師的鍊金術等階不低,但是年歲卻依然不饒人。
絕大多數鍊金士的工作方式都是單打獨鬥,最多有三五個聰明伶俐的學生打打下手,更像是手工作坊。
雖然可以得到極為精湛的工藝,但是每製作一件比較複雜的鍊金法器。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除了蒐集和處理材料外,中途休息時間也佔據了不小的比例,畢竟人不是機械,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會消耗大量的精力。等階再高的鍊金士也不能像機床一樣,只要通上電,就能夠沒日沒夜的運作下去。
“麥羅造師,請放心!”
接手包金鈾柱的卡林造師走上前來。解除構裝抓手,依然維持著倉內的失重狀態,同時拉下觀察窗上的濾光罩。按下外殼上的幾個按鈕,緩緩推動一支小巧的拉桿。
透過新增金屬離子熔鍊出來,具備濾光效果的人工墨晶,可以看到合金倉內猛然亮了起來,裡面彷彿置入了一個小太陽,緊接著包金鈾柱表面的素稿法術陣紋理散發出耀眼紅光,就像白熾燈的燈絲一般,在維持了兩分鐘後,隨著倉內的強光一同緩緩熄來。
整座鋨銥合金操作倉就像一臺多功能精密加工中心,此時表面溫度微微有些燙手。
強光引起素稿顏料的奇異反應,在黃金錶面燒蝕出凹陷的痕跡,其原理就像鐳射印表機,高能強光在鏡面化倉內壁反覆折射,人工佈置的顏料產生意料中的反應,一次性完成初步蝕刻。
當然這只是初步,畢竟想要透過鍊金術復刻戰術核武器,即使依照相同的原理,整個操作流程也是截然不同。
條條大路通羅馬,地球文明有地球文明自己的方式,蒼穹文明也有自己的獨家手藝。
順位第二道工序的卡林造師,不僅定型了麥羅造師的光蝕刻,他又使用了液體浸泡法,第二次強化了這些法術陣符文,並且往其中填補了事先調製好了陣文材料,隨即在第二次高能光照中,覆蓋了一層氮化矽離子釉化結晶,隨後同樣滿頭大汗的退下。
第三位造師負責完成第一次“加殼”,不僅為包金鈾柱套上一層馬甲,還固化了鍊金引爆裝置。
這層“殼體”能夠在瞬間釋放1000倍重力並且將其束縛在殼體內,雖然只能持續十分之一秒,但是對於鏈式核裂變反應來說,已是綽綽有餘。
第二層“殼體”則是一層內建式空間壁障,依然內建了大威力的鍊金炸彈作為引爆裝置,能夠將初步核裂變反應牢牢鎖定在狹小空間內,使其反應效率達到最高,維持時間依然很短,僅有半秒。
然後再是安全裝置、一層寸許厚的鋨銥合金保護殼、緩衝套、隔溫套、末端敏感器、雙模引信等一層層疊加套嵌上去,最終形成一枚直徑近半米,長約一米的圓錐形彈頭,看上去已經和地球上的戰術中子彈沒什麼分別,只不過內部構造卻是截然不同。
饒是七名地位造師在事先準備充分的基礎上輪番出手,也依然個個累得不輕。
換作平時,單槍匹馬想要組裝出這麼一枚核武器,至少需要一個月,而不是像現在,僅僅只用了五個小時。
麥羅造師看著外表幾近渾然一體,僅有幾條微不可察幾何形細縫的戰術中子彈戰鬥部,有些好奇的說道:“終於完成,只是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在他看來,這件耗費頗靡的“大殺器”和尋常高階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