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1 / 4)

小說:大帝修仙 作者:九十八度

“斯民何罪,而久遭其害!”林易嘆氣道,頓了頓又十分氣憤道:“這齊萬年叛軍橫行北地、馮翊、扶風、始平等郡,俘虜漢、羌、氐等族人無數,原來都被掠奪到了這裡為苦工,不知道有什麼陰謀,竟然如此殘殺無辜民眾,真是可惡!關中百姓受乾旱和瘟疫傷害本就十分深,而今又受齊萬年叛軍奴役,不殺之不足以為關中黎民百姓洩恨!”

“難道這山腹中有什麼秘密寶藏!”葛洪也跟著道。

“二位道友,偷偷摸摸跟了這麼長時間,何不出來現身!”林易突然轉身對著身後一處怪石道,片刻後那怪石後終於走出了二人,二人皆是一身夜行衣,看不清面容,但看其身形,一人大約是剛過弱冠的青年,一人只怕年齡早過半百,鬢髮半白。

這兩人雖是躲藏的非常隱蔽,但是林易早已今非昔比,五感六識非比尋常,特別是視力只怕是普通的修仙者也不過如此。因此剛從山崖上滑到岸邊就發現這二人,這二人既然如此偷偷摸摸,就絕不會是叛軍同黨,只怕也和他們一樣也是無意中尋訪到此處。既然不是敵人,林易就首先和他們打了個招呼。

“道友果真不凡,我二人雖然修為不高,但這隱匿身形的本領,只怕同階中罕逢對手!”那年長的人道。其年齡雖然早已過百,卻是精神矍鑠,滿面紅光,聲如洪鐘,只怕是一般的年輕人都比不上。

兩人既然被發現行跡,自然絲毫再不隱藏什麼,一股撲面的靈壓撲面而來。林易但看這年長這人,修為和自己差不多,也是煉己築基大成的境界,那弱冠青年和葛洪修為差不多,大概是煉己築基小成的境界。

“看道友的修為不是劍術,氣息更是和五大劍仙世家或其附屬宗派格格不入,看來道友和我等同類,皆是散修!”那弱冠青年也開口道。看其外表不凡,一身書卷氣息,若不是剛剛顯露出的修真者氣息,只怕還以為是某個官宦世家貴族公子。但其開口卻是十分平易近人,年齡比林易也大不了幾歲,林易頓時就對其產生好感。

“不錯,在下林易,也為散修,這位少年郎姓葛名洪,字稚川。”林易也主動示好,介紹自己道。這兩人竟然是非敵,又是非五大仙劍世家弟子的散修,林易自是極力想拉攏他們二人。

“二位原來就是鼎鼎大名的林少俠和小神醫葛少俠,兩位少俠在長安城郊除了那殭屍精旱魃,為關中百姓祛瘟去旱,中原九州修真界中已是人人皆知,真是為我們散修長了臉面!”這兩人一聽林易二人姓名,真是如雷貫耳,連忙恭賀道。

“哪裡,哪裡,那旱魃修為早已到了煉精化氣之境界,若非鄭前輩一己之力,我們二人只怕早已隕落……”林易連忙道。又經過片刻後的交流後,林易也終於明白了這二人的姓名和來歷。

這年長者叫許遜,字敬之,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於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後遂出生於此,鄉舉孝廉,於晉太康元年(280)出任旌陽令,人稱許旌陽。弱冠青年叫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縣人(今山西省聞喜縣),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林易心中真是大吃一驚,這兩人的來頭太大,雖然可能在修真界默默無名,可是社稷黎民中大名卻是如雷貫耳,一位是被後世評為道家四大天師之一,一位更是中國風水學的鼻祖。

第七十四章 論梁山風水 辨龍脈聖地

這兩人本是紅塵俗世中人,郭璞是官吏之後,許遜更曾食朝廷俸祿,卻如何也走上修真之路,這其中自有一番奇遇。

許遜少以射獵為業,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許遜愴然感悟,折弩而歸,銳意神仙之道。弱冠之年,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歷律、五行、讖緯之書,更喜歡神仙修煉之事。每以異聞,則以為喜,負步請問,不憚險遠。一日於揚子江中運一蛟龍,和其搏殺數天,口嗜其血,被蛟龍之血洗髓伐毛,在此機緣下步入修真大道。

郭璞自小好經術,博學有高才,善詩文,詞賦為中興之冠。更喜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郭璞的家鄉有位長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郭璞拜之為師,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豈不知,諸子百家皆為修行,郭璞機緣巧合之下開啟靈智步入修真之道。

這兩人年齡相差雖近半百,卻是忘年交,相約同遊天下,求仙問道。無奈有其心,卻無其門檻。許遜是由於年齡太大,40多歲才踏入修真之路,早已過了學道的黃金年齡,因此那些五大仙劍世家為首的修真大派自是不會收下這樣資質的弟子;而郭璞雖然正當少年,無奈其所學皆為卜筮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