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無力阻擋,許武臣如果明智的話應該可以看透時勢,我們在想些辦法,或許可以將他收服。”
我笑道:“這件事以後在說。對了,燕王已經向我提出了購買物資的請求,詳單也列了出來,這幾日就要交易了。”
陳子蘇道:“看來燕韓之間的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了。”
我低聲道:“那許武臣應該看出我們的真正目的,他一定會提醒燕王對我們多加警惕。”
陳子蘇道:“世上焉有免費的午宴?我們的目的燕王應該早就識破了,不過他在眼前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從我們的手中獲得物資。”
我狡黠笑道:“他定然想利用我們。”
陳子蘇道:“只怕他到最後要追悔莫及了。”
我低聲道:“如果能派援軍進入燕國境內,我們便可以藉機深入他們的腹地。”
陳子蘇:“凡事不可操之過急,現在我們首要的任務還是淘空燕國的國內經濟。”
我點了點頭道:“只要戰事打響,不出半年燕國的經濟勢必崩潰。”
陳子蘇道:“還有一件事公子需要注意,燕韓之間一旦開戰,勢必會有大批的難民湧入我們的境內,公子是不是先想出對策?”
我的神情凝重起來,陳子蘇所說的這件事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陳子蘇道:“楚州和燕國直接相連,難民湧入後承受的壓力必然巨大。”
我沉吟片刻道:“如果拒絕難民也不是明智之舉,這些難民日後便會成為我們建國立邦的基礎。”
陳子蘇道:“公子說的對。如果我們善待這些難民,在他們的心中公子的仁愛會確立起來,經地這些人的傳遞,會有更多的燕國人知道公子的寬厚仁慈,將來我們發動對燕的戰爭地時候,很多城鎮可以不戰而勝。”
我笑道:“陳先生和我想到一處去了。”
陳子蘇道:“可是如果接受他們,楚州的經濟的當地居民的生活就會受到直接的影響,所以我建議。公子應該上書歆德皇,藉機將和燕國相鄰的庸府、平川兩郡要過來,在三地都建立起專門的收容難民之處。而且庸府、平川兩地素來貧瘠,人煙稀少,我們可以將荒地劃分給這些難民,讓他們在當地安居下來,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我讚道:“陳先生果然妙計,我明日便上奏朝廷。”
陳子蘇道:“這次我前往北胡,和拓跋醇照談了兩次,此人果然如公子所說,是個運籌帷幄的人才,他的叔父拓跋壽休絕對不是他的對手。”
我笑道:“有件事我正想問你,你因何想到去找安蓉呢?”
陳子蘇道:“子蘇考慮到,靜德妃被貶入冷宮,興王龍胤滔被流放到楚磯,安蓉在大康之中已經沒有可以依仗之人。現在公子貴為大康太子,她勢必會才考慮這件事,如公子所說,安蓉公主極其工於心計,善於權衡利弊,向公子示好,也是為了日後能夠獲得孃家的強力支援。她雖然為拓跋照誕下長子,可是畢竟血統不純,日後要想登上汗位,恐怕還要依靠你的支援呢。”
我哈哈大笑了起來。
陳子蘇微笑道:“其實拓跋醇照也早有跟你和解之意,不過一直害怕你惱恨上次被追殺的事情,所以始終猶豫,這次我們主動向他們示好,對他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我微笑道:“安蓉說拓跋醇照擬定了一份和約,究竟是什麼內容?”
陳子蘇道:“主要是雙方經濟往來和疆域的重新劃定問題,和約還算公平,回頭我會呈上。”他停頓了一下又道:“拓跋醇照想用陰山以北的兩座城池換取綠海原的土地,這兩座城池的面積要女綠海原大上三倍。”
我冷笑道:“綠海原是大康北部的的門戶,我若是給了他,豈不是等於張開大門迎接他的鐵騎?做夢去吧!”
陳子蘇笑道:“我就知道公子不會同意,拓跋醇照現在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不少臣子對他的政策表示質疑,百姓對他也有諸多怨言。”
我低聲道:“他國內的事情越是棘手,跟我們維繫和平和時間越是長久。”
陳子蘇道:“能夠維持眼前的情況無論對他還是對我們都是大有好處,大康和北胡接壤的邊界很長,重新確立邊界減少衝突也有莫大的幫助。”
“這件事就交給陳先生了,這件事無論如何要處理公平。”
陳子蘇鄭重道:“公子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的做好這件事情。”
我望向遠處安蓉的營帳,低聲道:“這次安蓉返回大康省親,我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