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流著眼淚走進大門,我也是眼圈發紅的迎了上去,緊緊和他擁抱在一起,心中卻把他罵了個千遍萬遍。
燕興啟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和我攜手走入書房坐了:“兄弟,當初哥哥便苦勸太后不要讓你隨軍出征,可是終究還是拗不過她的意思,讓兄弟……受了這麼多的磨難……為兄真是慚愧……”他又用手絹抹了抹眼淚。
我一幅感動到了極點的樣子,紅著眼圈道:“多謝哥哥牽掛,其實這次胤空有命逃離東胡,還多虧了哥哥。”
燕興啟被我的這句話給搞糊塗了,一時間呆在那裡:“兄弟指的是……”
“多虧了哥哥當初給我的那匹黑獅子,如果沒有它,我又怎能順順利利的逃出東胡。”我信口胡謅道。
燕興啟感嘆道:“還不是兄弟洪福齊天,那匹劣馬又能幫上多大的忙。”
第六十一章 身世
我和燕興啟虛情假意的寒暄了一番之後,燕興啟終於向我吐露了這次的真正來意:“兄弟,康國歆德皇已經答應議和了,聽說這次派來的使臣是雍王。”
燕興啟的訊息果然靈通,大康的動向第一時間就被他掌握,這件事我還不知道呢。
燕興啟道:“今日太后召集我們入宮相商此事,為兄一力贊成和談之事,如果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對秦康兩國都沒有任何好處。”
我微笑道:“大哥對漢成帝出兵之事有何看法?”
燕興啟嘆道:“我最反對的就是這件事,太后想借用孃家的力量聯合擊敗大康,又有誰不知道那個漢成帝在打著怎樣的算盤,戰局開始的時候坐山觀虎鬥,戰局進入僵局的時候,又要出後,中山國蠢蠢欲動,都是漢國在背後撐腰,若是漢國發兵,恐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大秦的版圖又不知要缺少多少疆域。”
我心中暗笑,燕興啟恐怕更多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大漢出兵,晶後極有可能一不做二不休,藉助漢成帝拔除他這顆毒瘤。不過好在晶後自從經歷了白晷的事情之後,已經變得理智了許多,考慮到她兒子的未來這次她決不敢再輕易冒險。
燕興啟又和絮叨了幾句,便告辭離開,他是將和談之事提前向我透露,藉機拉近我們的距離。
第二天一早,兩國議和的訊息終於得到確認,大康方面的確派出了雍王龍天啟為使節,來秦都和談,順便迎接我返回大康,這件事頗為奇怪。以雍王懦弱無能的性格,怎能擔任議和的重任,更加讓我迷惑地是這次居然是雍王主動請命請來。
我在秦都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沒有人再把我當成一個質子,無論是王卿貴族還是平頭百姓,每一個人都被這場戰爭深深困擾,而我的出現讓他們看到結束這一切的希望。
眼前的樂觀局面並沒有衝昏我的頭腦。雍王龍天啟一日未到秦都,我一日便不可掉以輕心。
我謝絕了一切邀請和拜會,越是在這種時候。我越要保持頭腦的充分冷靜。
伽藍山上草長鶯飛,踏入這裡的山道便可以讓人忘卻塵世地煩惱與喧囂,道路兩旁修竹成行,綠草茵茵,空曠的青山之中時而傳來小溪的潺水流之聲。
我沿著石階緩緩而行。腦海中不覺浮現出幽的俏臉,記得伏擊她的那個夜晚,我便由此一路將她背上慕雲齋,這個性情古怪地妖女不知此時身處何方。
我忽然想起自己今日是來接瑤如的,怎會想起幽幽的影子。唇角不由得浮現出一絲苦笑。
慕雲齋山門緊閉,從門前的雜草和落葉來看,應該很久沒有人打掃過。我心中有些奇怪,秋月寒素來好潔,又怎會讓山門前如此雜亂?
我輕輕叩了叩山門,卻未見有人回應。我皺了皺眉頭。加重了力量,叩門聲在山野中遠遠傳了出去,許久那山門方才緩緩的開啟,一位駝背地老尼顫巍巍走出門來,她混濁的雙目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聲音沙啞道:“你……是……”
我微笑道:“大師,晚輩胤空特來拜見秋月寒前輩。”
老尼喃喃道:“胤空……哦!她好像跟我提起那麼一個人,對了……你等我一下,她有封信給你……”
我愕然道:“她不在這裡嗎?”那老尼搖了搖頭道:“不在……三個月前帶著她的兩個徒兒去了大康……”
那老尼行走極其緩慢,我足足等了一柱香地功夫,她才拿著秋月寒留給我的信箋返回,遞給我後,便重新關上了山門。
我苦笑著搖了搖頭,展開信箋,一行娟秀的小字映入眼簾,果然是秋月寒親筆所書,信中提到她突然有急速要辦,必須趕赴大康,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