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5)

噁心欲嘔,鼻微塞,輕咳,咽喉微紅痛,已服“銀翹解

毒片”無效。治療以背部督脈、膀胱經循行途徑走罐,使施術處面板呈現紫

紅並出現丹痧,再於丹痧較多而明顯的兩側膏育俞周圍選五至六點丹痧,用

三稜針點刺出血。施術以後,病者開始有微汗,周身感覺較舒適,術後十多

分鐘,體溫已降到三十七點八攝氏度,翌日諸症消除。

丁某,女,三歲。一年來每遇氣溫降低時,則容易發燒、流涕、咳嗽,

扁桃腺紅腫,病程多在十五至二十天左右,平時食慾不振,盜汗,扁桃體一

至二度腫大,本次發病體溫三十八點九攝氏度,伴流涕、咽紅、扁桃腺紅腫

和咳嗽。治療採用三稜針於雙測少商|穴放血各五滴,還在四縫|穴上點刺,繼

而以三厘米口徑小罐吸拔神闕,肺俞兩|穴五分鐘,區域性出現紫紅後,起罐即

敷藥餅,膠布固定。約一小時後,體溫下降到三十七點四攝氏度,藥餅十小

時後撤下。翌日體溫降到三十七攝氏度,仍有輕咳,隔天施術一次,連治二

次告愈。為了鞏固療效,每隔十天於神闕|穴拔罐後敷藥餅(先撒少許硃砂末)

一次,連續施術五次。結果,食慾明顯增加,盜汗停止,半年間未患過上呼

吸道感染疾病。

【敷臍療法】

方1

藥物:蔥白、生薑、食鹽、豆豉各適量。

製法:共搗爛,或炒熱,紗布包。

用法:敷臍。用於風寒感冒。

方源:《遼寧中醫雜誌》(十一):三十八,一九八○。

方2

藥物:蔥白、生薑、豆豉、食鹽各適量。

製法:共炒熱。

用法:布包掩臍止。散風寒,理積滯。

方源:《理淪駢文》

方3

藥物:蒼朮、枯礬、良姜、蔥白各適量。

製法:切粗末,與蔥白同搗,炒熱。

用法:塗手心,掩臍靜臥,手須窩起,勿使藥著臍。一手兜住外腎前陰,

女子亦如之。服綠豆湯催汗。一手掩臍一手兜腎,丹訣也。用於風寒感冒無

汗者。

方源:《理淪駢文》

()好看的txt電子書

方4

藥物:芥菜子末少許。製法:溫水調稠。

用法:填臍內,隔衣以壺盛熱湯熨之,汗解,用於風寒感冒頭疼。

方源:《本草綱目》

方5

藥物:胡椒、蔥白、百草霜各適量。

製法;胡椒研末,三味共搗丸。

用法:納臍中可發汗,用於風寒感冒無汗者。

方源:《理淪駢文》

方6(杏蘇散):

藥物:蘇葉、杏仁、生薑、桔梗、獲苓、半夏,甘草、前胡、陳皮、枳

殼、大棗各適量。

製法:為細末,加適量白蜜,連須蔥,生薑打爛,生蘿蔔汁合大棗煎湯,

上藥調成藥餅。

用法:敷臍。用於風寒感冒。

方源:《上海中醫藥雜誌》(十):二十五,一九九○。

方7

藥物:白芥子一百克,雞蛋清適量。

製法:白芥子研末,雞蛋清調成膏。

用法:貼敷神闕|穴,可同貼大椎、湧泉|穴。用於風寒感冒

出處:《陝西中醫》(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8

藥物:淡食豉三十克,連翹十五克,薄荷適量。

製法:研細末,共搗泥狀。

用法:貼敷神闕|穴,可加貼大椎、風池|穴。

出處:《陝西中醫》(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9

約物:活蚯蚓十餘條,白礬少許。

製法:將蚯蚓清水洗淨後,放在白酒內稍浸一會取出,再撒上少許研細

的白礬末。

()免費電子書下載

用法:直接敷於肚臍上,二小時以上至半天時間取下。用於感冒及流感

初起的發熱,一般敷二次即可退熱。

出處:《黑龍江醫藥》(二):六十一,一九七九。

方1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