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輯中嘗試了各種型別的歌曲,只有朱迪?加蘭在風華正茂時才能與之匹敵。另外,為了鞏固她日益升高的名望,史翠珊又想到一種好方法:在唱片封套上增加專輯的介紹性文字。她首張專輯的背景介紹由音樂界傳奇人物哈羅德?阿倫執筆,他建議聽眾要“看一看,聽一聽,然後記住:我告訴過你這樣做”。好萊塢音樂名人、《玫瑰舞后》的作曲朱利?史坦恩撰寫了《芭芭拉?史翠珊專輯II》的封套介紹,進一步證明了史翠珊是個出色的演員,她能夠把每首歌都變成一部三幕劇。在他多年的歌曲創作和與著名歌手打交道的過程中,朱利?史坦恩“從未像聽到這張新專輯那樣激動過”。史翠珊喜歡這樣的評價。她喜歡為大家演唱,為全世界演唱。

接下來,史翠珊推出了《芭芭拉?史翠珊專輯III》,其中收錄了十首經典的流行歌曲——“意亂情迷”、“時間剛好”和“我獲得了真愛”。專輯中的“當時光流逝”是否算作權威版仍有爭議。封面照片由羅迪?麥克道爾拍攝,專輯介紹由奧斯卡獎得主歌詞作者薩米?卡恩撰寫。專輯的製作人員中有音樂界最出色的編曲和指揮:雷?艾利斯、西德?拉敏和彼得?邁茲。整張專輯中沒有一處錯音和不恰當的重音。專輯中的流行歌曲歷經時間的考驗,成為偉大的經典曲目,聽眾被歌曲中表達的愛的整個迴圈過程——渴望、激情、背叛、嚮往和希望——深深吸引。史翠珊完成這一切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

隨著《芭芭拉?史翠珊專輯III》的發行,史翠珊迷人的天性清楚地展現出來:她具有無與倫比的才華,能夠將失戀的傷痛和燃燒的慾望一併強烈地表達出來,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內心世界。當史翠珊演唱失戀的歌曲時,帶給人們的衝擊如此強烈而古怪,就好像西方文明的命運都懸而未決似的。所有的歌曲聽起來都非常真誠,因為史翠珊沒有任何偽裝,聽眾們憑直覺就能感受到這一點。她早期的這些唱片和現場演唱會為她強烈的、難以抑制的孤獨感和被排斥感提供了一個及時的出口。弗蘭克?辛納屈的歌聲使人想起了為情所傷的孤獨的城市男人,他們坐在酒吧的角落裡喝著蘇格蘭威士忌,嗟嘆往事,而史翠珊的歌喚起了不同的失戀感受,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成分。她的歌聲表達了渴望和許多的“但願”:“但願她瞭解真正的我,但願我有機會。我的白馬王子在哪兒?”事實上,當史翠珊用三分三十七秒的時間演唱羅傑斯與哈特的經典之作“彩虹在何處”時,她將所有的想法一吐為快,所有的內心感受都在《我的名字叫芭芭拉II》中完美地顯現出來。

《芭芭拉?史翠珊專輯III》獲得成功後,在接下來的十八個月中,史翠珊又迅速推出另外四張唱片。結果如何?四張唱片接連取得了橫掃歌壇的成就。第一張是1964年卡皮特爾唱片公司的《妙女郎》音樂劇原聲碟。當時,百老匯音樂劇的原聲唱片在銷售榜上不再居於領先位置,而《妙女郎》的原聲碟一直攀升到《公告牌》雜誌排行榜的第二名,這全都憑藉史翠珊的魅力。這次成功完全能夠讓人理解,因為這張唱片實在是太出色了。這場令人激動的百老匯現場演出被全部錄製在唱片上。

史翠珊飾演的範妮?普萊斯不僅演唱了許多歌曲——七首獨唱、兩首二重唱和三首全體演員集體演唱的歌曲,而且芭芭拉在百老匯演出《妙女郎》將近兩年,每週八次,顯然,作曲家朱利?史坦恩為史翠珊量身打造了這些歌曲(正如他創作《玫瑰舞后》時想到了默曼清澈嘹亮的歌喉一樣)。他與詞作家鮑勃?梅里爾合作,為史翠珊創作出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歌曲,而且她將所有這些歌曲演繹得都很精彩。從熱情洋溢的歌曲“我是”(“我是超級巨星”),到激動人心的抒情歌曲“人們”,再到令人神魂顛倒的“不要在我遊行時下雨”,史翠珊將所有的歌曲演唱得無懈可擊。百老匯音樂劇往往以幽默和諷刺為特徵,而史翠珊將範妮?普萊斯這個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在唱片中,她全憑演唱來完成角色的塑造,這確實是非凡的成就。

唱片(3)

在《妙女郎》的演出唱片中,精彩的歌曲一首接著一首,其中最出色的是倒數第二首的“令我起舞的音樂”。在拉爾夫?波恩斯創作的宏大的管絃樂襯托下, 史翠珊將這首優美的失戀歌曲演繹得哀婉動人,與影片《妙女郎》中的最後一首歌曲“我的男人”一樣打動人心。這張唱片發行四十年後,當我們再次傾聽其中的歌曲,仍然能夠感受到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的史翠珊出眾的才華。

約翰尼?馬西斯是芭芭拉?史翠珊年少時曾經崇拜的歌手,把他們二人進行比較是件有趣的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