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款,‘玉’熙仍然會拿出錢來購置糧食的。既然知道明年會有天災,若不多購置糧食那就是蠢了。
‘玉’熙點頭道:“這事我跟王爺商議過,王爺也同意了。”餓過肚子的人,都喜歡存糧。‘玉’熙是這樣,雲擎也不例外。聽到明年可能有天災,‘玉’熙說要拿出一百萬兩銀子購糧儲存起來,雲擎還覺得少了,還要求再追加一百萬。不過去年他們已經儲存了一大批糧食,‘玉’熙就沒準備再買那麼多。凡事不能做太絕了,差不多就成。
譚拓見雲擎都同意,他哪裡還有異議:“現在已經是七月底了,到十月只剩兩個多月了。這洋芋種子得儘快發放下去。”洋芋的種子,大部分都握在‘玉’熙手中。
‘玉’熙點頭道:“這些糧種是借給他們的,等明年豐收要連本帶利還給官府。另外,借種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等明年洋芋豐收的時候,官府會出價收購的,讓他們不用擔心洋芋銷售的問題。”有了銷路,這些人種起來也有勁了,而不會‘陰’奉陽違。
譚拓想了下說道:“王妃,這樣大面積種植,會不會引來蟲害。”對洋芋的情況,譚拓也深入瞭解過。
‘玉’熙自然也想到了這點,說道:“洋芋到時候跟大豆或者蘿蔔間作套種,這樣發生蟲害的機率就小了很多。”這兩年,請來的那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就是在做這方面試驗。結果發現跟土豆套種,效果非常不錯。
譚拓見‘玉’熙面面俱到,笑著道:“那就好。”這兩年官府對百姓承諾的事,全都做到了。所以現在在西北,官府還是很有威信的。不像朝廷,下發的公文不說百姓不相信,就是很多官員都沒當回事。
因為是要跟大豆套種,所以除了洋芋種子,還得準備大豆的種子。不過大豆種子百姓基本上家家都有存種,所以大豆種子倒不擔心不夠用。
為著種植洋芋的事,譚拓帶著安子柯等一干官員開始忙碌起來了。譚拓是個知道輕重的事,對於明年可能有旱災的事,他是一個字都沒透‘露’出去。譚拓對安子柯等人的說法是‘玉’熙認為洋芋產量高,所以才會要求百姓種植洋芋。
因為洋芋的產量確實很高,安子柯之前就想大力推廣,所以也沒有多想。而因為官府承諾明年會收購洋芋,所以老百姓對種植這種作物也不反感。
西北的人沒覺得有什麼異常,但燕無雙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燕無雙問了孟年:“沒查出什麼原因嗎?”韓‘玉’熙突然之間要求整個西北都種植洋芋,肯定是有原因的。
孟年搖頭道:“沒有。我們打探到的訊息,只是說因為洋芋的產量高所以韓氏才要大力推廣。”
燕無雙想也不想就否認了這個說法:“不可能。韓‘玉’熙又不是第一天執政,她不可能不知道讓整個西北種植洋芋會有很多的弊端。”老百姓日常所需,除了米麵還有大豆跟其他東西,全部都種植洋芋可不是什麼好事。而且這樣大面積種植,一旦蟲害肆虐,到時候連本都收不回來的。對於洋芋容易生蟲害這事,燕無雙也知道的。
頓了一下,燕無雙又道:“而且從去年開始,韓‘玉’熙就開始存糧。”說到這裡,燕無雙眼中‘精’光一閃,說道:“韓‘玉’熙有預知的能力,會不會她預知了明年西北有天災。所以才讓西北百姓都種植洋芋,她這是在儲糧。”
孟年還是之前的那句話:“王爺,韓‘玉’熙不可能有預知的能力的。”因為燕無雙說‘玉’熙有預知能力,孟年對‘玉’熙的從小到大的經歷做了深入的瞭解分析。分析的結果是,韓‘玉’熙是個倒黴催的人。娘死了爹不疼祖母不愛,還經常被其他姐妹欺負,若不是有秋氏護著估計早就死了。長大以後,又是一連竄的倒黴事,嫁給雲擎還幾經生死。而有預知能力的人都是得上天寵愛的幸運兒,而韓‘玉’熙跟幸運壓根不沾邊。
燕無雙知道孟年認準了韓‘玉’熙沒有預知能力,他怎麼說都沒有用:“就算沒有預知能力,她應該也從其他地方得了什麼訊息。孟年,我們也該存糧了。就算我的推斷是錯誤,多儲存糧食也不是壞事。”
孟年雖然不相信韓‘玉’熙有預知的能力,但糧食誰都不嫌多。孟年說道:“可是夏收已經過去了,要大批購置糧食,只能等秋收了。”夏收他們也買了一批糧食,只是量並不多,只夠軍中將士吃到十月,等到秋收時候一定要多買一些。
燕無雙點了下頭。
孟年說了另外一件事:“王爺,查到了一個訊息。於惜語在庵堂時,曾跟身邊的丫鬟學說西北話。”於惜語跟丫鬟學西北話那麼長時間,就算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