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認為溫婉在胡鬧。哪裡有這麼好的事。卻沒想到溫婉真的倒騰出來了。作為一國之君的他,再明白不過這兩種作物要是真的推廣開來,對朝廷來說是多麼重大的事。
他立即吩咐下去,山莊的事情不許傳揚出去。溫婉既然想要讓人安安靜靜地做這件事,等做成功了再宣揚出去的好。
皇帝忍不住又看了手裡的銀票,溫婉都捐獻了身價,沒道理那些享受著朝廷供給的皇親貴胄,功勳人家,還有日日說著報君恩的文武百官可以置之度外。
溫婉的表率做得好,下面的人自然要跟風了。否則怎麼表現出他們忠君愛國。不僅如此,他還派了人去江南籌款。有了溫婉這面活招牌,不擔心籌不到款。這點從沈鶴自請為欽差大臣這點就可以看出來。
也在同一下午得知,溫婉不費吹灰之力,用一個錦繡園詐來了五十萬擔糧食。那時候他就覺得,溫婉就是一天生的商人。
意外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溫婉就遇險了。好在老八給的人身手不錯,沒造成更大的傷害。
大理寺查不出來原因。可是他知道,動手的不是老2,就是老三,更或者是老五。賢妃沉得住氣,不可能是她。若不然,這麼多年有的是機會動手也沒動手。
他的推波助瀾,將溫婉推到了風尖浪口之上了。以後的危險,會更多。也因為如此,他挑選了四個身手一流的人手,其中武功最高的在暗衛之中排第四。
暗衛首領不明白為什麼要放這麼多高手在溫婉身邊。一個也就夠了,一給就是給四個。給得太多了。
皇帝卻覺得必須要放高手保護溫婉。從兩種農作物他看到溫婉的潛在價值。這個丫頭眼光獨到,目光長遠,博學多才。若是調教好了,絕對會是大齊的福星。甚至,還能成為未來皇帝有力的臂膀。所以,必須保證溫婉的安全。
這點從溫婉要求他送太醫去災區的事更得到確認了。別人都忌諱的事,溫婉卻一點顧慮都沒有。溫婉那句話特別打動他。溫婉寫著:“若是沒有事,沒有瘟疫,無非就是讓幾個太醫白跑一趟。讓幾個太醫辛苦一下。可若是有瘟疫,有了這個準備工作就可以救助無數的人,免除無數人的死亡。”
溫婉的行為,更是讓他認定溫婉的眼光不僅獨到,看問題更常透徹。也更堅定了他要好好磨磨溫婉了。這樣軟綿的性子是決計不成的。
老八賑災的事情辦的非常好,對於老八的能力他沒懷疑過。但是賑災的事情太順利了,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順利。而這其中有溫婉一半的功勞。溫婉卻好似與她無關,提都不提。他提了,溫婉也極力否認賑災的事與他有關。別人總想要的榮譽,溫婉卻忌諱莫深。
老八回來了,讓溫婉過來看望。省得每日都要在他面前提醒一次。可是等溫婉真的與老八站在一起,他還是被衝擊到了。
他知道兩人很像,但見著仿若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兩人,還是晃神。外甥似舅很正常,但是舅甥如一個模子了印出來的就不正常了。
他當時真的在想,也許這真的是師妹在冥冥之中保佑著老八,若不然,他都已經將老八摒棄在繼承人名單之外,甚至做了防備萬一的準備。憑空掉下來一個溫婉,不是師妹在天上保佑著老八是什麼。
溫婉與老八的互動,看著就如父女一般。他都隱隱有些嫉妒。溫婉在他身邊這麼多天,也沒表現得如此親暱。在溫婉的心目之中,這個外公可沒老八來的親了。
溫婉在見老五的時候,表現得卻與見到老八一個天一個地。冷冷的,淡淡的。禮數做足,冷漠疏離。
他寵著溫婉,老五自然心裡恐慌。賢妃向來就不是坐以待斃的人,立即將老五的女兒思月送過來。思月與他容貌有幾分相似,這孩子又活波可愛,天真無邪的,正好與安安靜靜地溫婉正好互補。
賢妃送思月到他身邊的目的,他很清楚。而思月,也不可能是面上的純潔無暇。不過他要看看,若是他也寵愛著思月,溫婉會是什麼反應。結果,溫婉什麼反應都沒有。就算溫婉不入宮,在家裡也過得一樣優哉遊哉。壓根就不為這他的態度失落。下面的人試探地問著,她卻表示:都是一樣的骨血,誰討人喜歡就多疼一分也正常。
那時候他萬分確定,這個孩子是真的純良,不是偽裝的。在皇家,純良在皇家只是一道催命符。福徽純良,純良的後果就是早逝。溫婉比福徽好點,這個孩子雖然純良,不過比福徽好點在於沒有原則地純良。至少這個孩子知道籌謀,知道如何保全自己。
賢妃不會因為溫婉的純良就罷手的。思月小動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