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通的服裝廠做到員工一百多號人的規模。
但是李文秀當初猜的並不錯。
田麗麗雖然手筆不小,魄力也大,但是終究還是被眼界限制住了發展的思路。
廠子始終都是在兜兜轉轉地做加工出口的生意,儘管規模很大,但是利潤卻並不高。
對於大多數像田麗麗這樣的小企業主來說,數量巨大的訂單在帶來充足利潤的同時,其實也掩蓋了市場經濟時代隱藏的隱患。
一旦廉價勞動力自身具備的潛力被挖掘殆盡,很快市場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就會開始增加人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上升,訂單的數量就會減少。
這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自動洗牌的過程。
在最終的牌局形成之前,桌面上大把的好牌任由去撈,甚至連稍微差一點的訂單都沒人理會。
但是隨著牌面慢慢穩定下來之後,訂單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只有那些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在趁著混亂時開始有意識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即使混亂的牌局慢慢穩定下來,他們也有足夠的底牌去迎接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和挑戰。
不過這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是像田麗麗這種被充足的利潤一直欺騙住眼睛的小企業主。
永華服裝廠內。
田麗麗最近接了一個從澳洲來的大單子,足足6萬件的成衣加工,在完成後足夠給她帶來一筆很可觀的利潤。
目前訂單已經接近尾聲了,田麗麗原本提起來的一顆心也慢慢放下來。
從最近一年的業務上來看,劉建華的確足以勝任高強度的工作任務。
這自然大大打消了田麗麗一開始的那種擔心。
“田廠長,咱們廠子裡的人手還是有些不夠,要是有可能的話,我還是覺得要多招收人手進來。”
最近這一批訂單雖然及時完成了,不過劉建華還是覺得有點趕了。
廠子裡的工人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已經有人在私底下叫苦,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畢竟做工的都是些年輕的人。
田麗麗嗯了一聲沒說話。
她自然知道人手還有些不夠,這不光是他們永華一家服裝廠的問題,而是整個服裝行業都面臨的問題。
市場上訂單太多,成熟的熟練工不夠,有些廠子為了招工,甚至連自己培養工人都願意。
不管怎麼說,這一個時期,儘管在利潤分配上,國人更多的時候只是佔到一小部分,但是不得不說,也正是大量的廉價訂單,才給中國人培養了充足的熟練工。
這些技術熟練的工人在邁入新世紀的前十年甚至二十年裡,足夠擔當起整個產業鏈條的高速發展需求。
“你有什麼想法,現在外面都在招工,咱們能維持這個人數已經很不容易了。”
擱下手裡的簽字筆,田麗麗雖然有些煩躁,但是還是不得不耐心去談這個問題。
如果是以往。
劉建華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她的確不會很在意。
不過自從去年年底,金和實業突然在整個上海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擴張之後,田麗麗這才意識到自己竟然差點就錯過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但是現在這個突破口卻落到了劉建華跟劉建鴻兄弟倆身上,畢竟金和的老闆還是這倆人的外甥。
即使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劉建華心裡也很清楚這一點,田麗麗其實已經變相地跟兩人提了很多次想見一見李文秀的話。
“前面欣欣服裝廠去年年底聽說已經開始提高工價了,廠裡有不少人打算去他們那邊。”
事實上。
劉建華老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之所以一直沒跟田麗麗說,他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像田麗麗這種人,對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有一種非常盲目的自信,如果不撞到南牆的時候,基本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永華服裝廠目前雖然看起來非常有朝氣,但是跟這個時期國內的其他勞動密集型企業相似。
在人員的管理上仍然十分粗放,根本上就談不上正規的管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發展的問題。
永華周圍除了一家同樣做外貿生意的鞋廠以外,還有好幾家服裝廠,規模有大有小,永華應該算得上是最大的。
但是自從去年年底那家欣欣服飾的老闆開始提高工價之後,永華這邊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年初的時候廠子裡就有兩批工人先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