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肯說這樣的話,已經是很看重自己了,若是自己非要挑唆著老夫人要李長樂的性命,反倒顯得不近人情而且很殘忍。李未央當然不會這麼傻,畢竟,武賢妃來的太快,蔣家的威懾力又太強,兩相博弈之下,自然是要留著李長樂的性命。
李未央想了想,才道,“這個家裡做主的,說到底還是老夫人與父親,這件事要怎麼辦,還是得看您和父親的意思。”
她不禁在心底嘆了口氣。太可惜,僅僅晚了一小步。
像李長樂這樣,母親才死,等不到葬禮結束就和男人有了苟且,換了任何人家的小姐,都是非死不可的,偏偏她命好,有蔣家這把保護傘,犯了什麼錯都可以被寬恕。
老夫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想?她不禁嘆了口氣,“我是最討厭這種事情的,但凡家風不正的,敗落的都快。原先五皇子看中她,非要娶她做正妃,已經是很勉強了,現在又鬧出這種事情,怎麼看都是我們李家的汙點,這種人還不能除掉,必須活著,想想都憋氣。若是沒有蔣家,你父親也不會處處掣肘。”
家中出了一個傷風敗俗的孫女,老夫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李未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聽老夫人繼續道:“那小賤人不懂事,凡事就只想著自己,卻不想想咱們家的名聲,現在倒好,她犯了錯,卻要我們給她收拾爛攤子。”
老夫人難得有這樣情緒低落的時候,李未央卻並不把內心的情緒表現出來,而是勸說道:“老夫人說的哪裡話,大姐畢竟是李家的人,她犯了錯,於情於理我們都不能將她置之不理,哪怕不是為了她,是為了李家,我們也要想方設法平息這件事。五殿下那裡,三皇子肯定會想辦法讓他住口,至於我家,倒也不難辦,落了這個把柄對父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於我們,不過是一個喪失德行的小姐,真的傳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