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對,但是你們既然知道了這件事,那我問一下你們,為什麼倭人要來搶我中國之地的百姓呢?”我抿了一口茶水,繼續引導。“不外乎一個利字。”李治回答得很乾脆,不錯,牢記了我的教育。
“正確,那我又想問問你們,你們眼裡邊,什麼才是利?”
“利?不外乎是金銀銅鐵、綢緞布匹還有糧食這些東西。”邊上的李福給出了我一個可憐的,極其狹隘的解釋。邊上,李治眨巴眨巴眼:“還有土地、礦藏和一切生存資源。”
“嗯,小治回答得不錯。不過你們又是否知道,我大唐由流球往下,這裡有一座叫呂宋的大島,你們知道不知道上邊有什麼?還有那個整日裡在咱們大唐的跟前跟只蒼蠅似的嗡嗡直叫的倭國上邊有什麼?”
一幫小夥子全傻了吧嘰地橫向運動著腦袋。
“小慎你去拿地圖來。”我朝李慎揮了揮手,小傢伙跑得飛快,轉至後殿不多時就快步捧著一張地圖走了回來。
“這裡就是方才我說所的叫呂宋的大島上邊,沒有人煙,可是卻擁有著我大唐最為需要的品質極高的鐵和銅礦,他們可以供我大唐挖撅千多年之久……”我輕輕的一句話,五個小屁孩子全都惡狠狠地倒吸了一口涼氣,眼珠子差點瞪能成了凸起的七巧玲瓏塔。
———————-——————————————————————…
銅,大唐目前較為缺乏的就是這玩意,主要是它的功用幾乎佔據了大唐所有行業,火炮的製作需要它,各種器皿的製作也離不開它,另外,由於大唐的經濟實力,使得大唐的銅錢成為了大唐及其周邊屬國通用的貨幣,即使每年大唐新鑄三百萬貫的貨幣,依舊是供不應求,但這已經是大唐目前的極限了,因為目前的技術含量所限,加上銅製品在防鏽方面的優良性,使得銅製品的範圍遠遠比鐵製品要大得多,正是這樣一個原因,使得大唐每年都為尋找新的銅礦的礦脈而絞盡了腦汁,中國實在是太大了,但正因為太大,使得礦源更加地難以尋找,以往的銅礦的開放已經快供不應求了。
“幾百年?”李治一滴口水滴落在地圖上,趕緊拿袖子飛快地拭去,瞅見自己的四個弟弟目前都處於瞳孔散大的姿態沒人注意到他的窘態,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朝著我猥瑣地擠擠眼:“俊哥兒您該不是騙我們吧?千多年,那得是多少的銅?那座島豈不就全是銅給鑄成的?”李治齷齪的表情實在是讓我生起一種想一大腳揣他臉上的衝動,深吸了幾口氣,教師的高尚情操讓我恢復了為人師表的氣勢。
“騙你們?”我抽了這小屁孩子一眼鏢,本公子可是教過世界地理的,教什麼就得吃透什麼,要不然,我全科教師的美名是從哪來的?別說菲律賓了,倭人國的礦藏更是被我搞的一清二楚。
“騙了你們我能有甚子好處?難不成騙了你們我就能有一頓好吃好喝了?告訴你們,本公子絕對沒有一點誇大之言,我大唐如今每年的銅產量才不過二十餘萬斤,你可知道,呂宋島上有近……等等,等為師換算一下,為師記得好像是近四十億噸吧,折成下來,怕是按咱們現在這種採法,供上一兩千年都沒甚子問題。這還是為師拋著算的,還有鐵,怕也得有銅的一半之數吧……”我砸巴嘴嘴,很是神棍的掐算,有沒有那麼多我不清楚,可我清楚的是,按大唐目前的開採水平,絕對能把呂宋的銅鐵礦開採下來,那裡的礦石品質的純度很是優良,最主要的就是相對幅原遼闊萬里的大唐來說,非常的集中,屁大點地方,礦脈還不好找?大唐光是工部就有數百名經驗老到的探礦匠師。
我還知道,呂宋還有數不盡的過億噸的黃金和數十億桶的石油儲量,這一點,咱不說,是為了另外一點地方。況且現在說了石油有個屁用,那是在海底,不是在陸地。
第655章 稻種……
一番細細地解說之下,別說這幫子小孩子眼睛發綠,連我自個的口水差點都滴了出來,恨不得現在就領著這幾個走路跟打秋風似的小王爺跑去呂宋島上挖點好東西拿回來,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掠奪是人類與生俱有的一種**和人類生存的劣根性,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原動力,就像文明與野蠻,歷史上就已經有了明證,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之上,文明遠不如野蠻更具有決定信的作用,就像是一群頂著油光水滑的禿瓢,手裡拿著鐵棒,嘴裡咬著尖刀的痞子,跟一群穿戴整齊,梳著小分頭,手裡拿著載滿了知識的書本,胸前彆著兩支鋼筆的學生娃面對面撞在一起,勝利的一方,永遠是痞子。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因為戰爭本身就代表著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