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部分(1 / 4)

小說:調教初唐 作者:莫莫言

嗯,咱們可不光光賣白酒,各種各樣的補酒也應運而生,虧得孫思邈和袁道長等醫學大家的幫助,整出了不少的特色補酒和藥酒,如今也賣得挺火紅的,就連我家老爺子和孃親,每天晚上,都要整上那麼一小盅的藥酒用於強身健體。

就在這個時候,李慎竟然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見到了我們坐在裡邊,朝我們招呼了起來:“師尊、九哥,可是讓我好找。”

“哎呀十弟怎麼上這兒來了?難得啊,今個兒怕不是悄悄溜出了王府,上師尊這兒逃難來的吧?”李治這傢伙張嘴就沒好話。我也站起了身來迎了上去:“哎呀,才一個多月沒見人影,你這小身板怎麼就生生的圓了一圈,方才為師還真不敢開口相認了呢。”

李慎很無奈地擺了擺頭,看樣子他認為有這麼個哥哥還有這麼位老師是他上輩子造下的孽債。看得出來,李慎的精氣神確實比起過去要顯得好得多,難道是因為人逢喜事精神爽了導致的心寬體胖不成?

追問了這小子半天,就知道樂呵呵地傻笑啥也不說。“師尊您就別問了,還是看看這個吧,今天可是特地為了這事跑了這麼一趟。結果已經出來了,弟子特地把它記錄了下來,照您的吩咐,去進奏院找了裘大人,順便就一塊兒送來了。”李慎揚了揚手裡的東西,我這才注意到,這小子手裡邊拿著一個檔案袋子,光看外殼我都知道這是進奏院專用的。

“哦,那可趕情好,我正發愁今年的記錄什麼時候才能收集完呢。”我拍了拍李慎的肩膀,從他的手中接了過來,開啟了檔案袋,取出了裡邊的表格拿在手裡邊詳端了起來,這是一張寫滿了數字的表格,從貞觀十八年開始,至貞觀二十三年止,整整六年的時間,渭河的含沙量和黃河的含沙量都在表格裡邊列了出來,筆跡有新有舊,我看得表情相當的沉重,是的,情況雖然沒有預期的那麼嚴重,可問題是仍舊讓人心驚膽戰得很。

現如今的黃河下游因河水混濁即有“濁河”之稱。據說下游的河水混濁到什麼地步,混濁到舀一石水,可取六鬥泥的地步,雖然說得有些誇張,可這並不代表完全虛構。

就像現在我所看到的表格上的數字,這是本公子當上了進奏院的首腦以來,一直就在觀測得出的很多資料,還包括了這一次的在渭河邊取水得到的資料。

邊上的李治眼見我表情過於嚴肅,也不由得擠上了前來:“師尊您這是怎麼了?”我遞給了李治。“你自己看看吧,一年,看看這上邊的記錄,咱們關中地區每年要失去多少肥沃的泥土,讓河水給帶走?”

李治看著上邊的資料,也不由得變了臉色:“乖乖,這一年咱們大唐關中道要損失多少泥土,損失多少良田?怪不得每年各縣都在報開荒,可是每年的田地的畝數的增加量卻又少得可憐,怕是跟這個有關的吧?”

我嘆了口氣點了點頭:“沒錯,就是跟水土流失有關係,總而言之,再過上一兩百年,關中,就會變成這樣……”我順手抄起了案桌上的一張白紙,提起了一鉛筆,嗯,這玩意總算是整出來了,以前沒人知道啥玩意是石墨,我自然也沒辦法,只能以碳筆代替,後來總算是由情報人員在山東一帶發現了這種東西,與我描述的很近似,拿來一瞅,果然是石黑,現在,這種鉛筆、毛筆、貞觀筆已經成為了大唐讀書人桌上不可缺少的三件寫作用具。

不知道大唐有多少

文學青年為此而瘋狂的崇拜我,視我為大唐文化產業進步的偶象,認為我比造紙的蔡倫更偉大,確實也是,本公子比蔡大人幸福得多,畢竟,我身體每一個零件都很完整,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第1045章 退耕還林

有了鉛筆這東西之後,本公子書寫和繪畫就更加的便利了,最主要是便於打草稿,還有價格相當的偏宜,並且能在白紙上進行擦寫,所以,現如今曲江書院和渭南希望義學的學生們也都是人手一支,當然,咱們民族的毛筆和書法自然是不能丟掉的。

比如現在,鉛筆在我的手中飛快地勾勒著,不大一會的功夫。在二位王爺的跟前,一幅後世關中地區那種受流水侵蝕,溝谷發育,分割出長條狀塬地的地型演變圖。“這……俊哥兒您是說百年之後,咱們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就會變成這個模樣?”

“如果照著前些年那種毫無節制的開墾,咱們大唐的關中地區,肯定要大變樣,我這幅圖,雖說或許誇張了,可是,並不代表就不會發生。而且不光是關中,怕是大河下游之地,也在百來年之後,變得連連災禍……”我沉聲道。是的,我來了,我存在,我改變,能夠做到的,我儘量去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