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似乎有些猶豫。見到狄仁傑這副模樣,我並沒有急著催他,依舊輕輕地拿手指頭敲擊著桌案。
不過,狄仁傑自然也能分辯出其中的好處,他是明經科甲等及弟,現在出仕,授官不可是從九品上,而跟我這個大唐文豪兼伯樂身邊學習兩年之後,由我舉薦,那味道就不一樣了,況且,狄仁傑也明白我看出了他所擅長的方面,與其到時候在下層掙扎十數年方能晉升,還不如就隨在我的身邊。
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讀書求的是什麼?難道真的是不計名利?這樣的人至少我沒見過,至少在我眼裡見過的讀書人,還有朝堂之上的諸位大佬,哪一個不渴望自己能名垂清史?又有哪一個願意身負罵名,又或是懷著滿腹才學默默渡過餘生?
沒人!狄仁傑懷的是一顆報國之心這我承認,但是,他也不是笨蛋,只要在不違揹他做人的原則,不違背仁義道德的情況之下,做一些便通,有人願意提供幫助,讓自己日後的路子能走得更快,臺階能上得更高,他何樂而不為呢?
-------------------
第859章 要人
來,曲江書院教授律法,也能使得他對大唐律法的理深,便於日後他在政務上的處置和案件的審理上能更加的熟練。二來,曲江書院既是本公子開的,那能在箇中授課,必然能讓他也能獲得不小的收穫,也還能掙下一份名聲,想想,太子之師,大唐著名伯樂房二看中並親自調教出來的優秀法律青年俊傑,會是一個只懂得吃乾飯的庸材嗎?
別說我不相信,就算是李叔叔和李治也絕對不會相信,至少我舉薦的人材,沒有一個是濫竽充數之徒,都在各自的方面都有了卓越的建樹。
“學生願意,能繼續在師尊身邊繼續學習,聆聽師尊之教誨,是學生求之不得之事,學生會去信與父親告之緣由,想來吾父定然也會感激師尊對學生的再造之恩澤。”狄仁傑恭敬地朝我長施一禮之後方道。
我長笑而起,扶住了狄仁傑。“好好好!如此,我就放心了。得一良徒,若能繼我之思,也算是遂為師畢生之願也,哇哈哈哈……”忍不住了,本公子實在是忍不住了,總算能更惡俗的穿越小說一般,王八之氣一振,歷史牛人吶頭便拜,哭著喊著抱著咱的大腿高呼追隨主公,嗯,有些誇張,但是,能收一宰相為弟子,倒也是讓我志滿意得之極。
李治太子爺,未來的皇帝是俺的弟子,狄仁傑這位未來的宰相亦是我的弟子,大唐皇家
軍事學院之中名將倍出,同樣也算是我的弟子。本公子這個大唐最偉大地教育家、思想家、
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總而言之。咱在歷史這架沉重地大車的車廂上已經很無恥的貼上了很多張小廣告,再多上幾張亦是無妨。
笑地太大聲了,倒把狄仁傑這可憐娃子給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瞅著我。這讓我有了點歉疚感,衝這位日後的大唐帝國宰相咧了咧嘴:“得仁杰這樣的聰慧弟子,亦是為師的福氣。有一點,為師需要跟你說明,非是為師阻你仕途,而是覺得。如今你年紀尚輕,何不再加強學習,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之功,只要你能努力刻苦地專研,日後,為師會舉薦你去做你最適宜做的事,讓你能發揮你地長處,為我大唐江山社稷貢獻一份力。至於此事。為師會親自去向陛下要人,想來陛下不會拒絕的。”
“多謝師尊之教誨和關愛,學生當銘記一生。”狄仁傑兩眼一閃,又朝我深施一禮。我知道,這事兒成了。跟李叔叔要人。這也是向狄仁傑表明一種態度,你是人材,我向陛下要你,也先給李叔叔先期留下了一個印象,日後由本公子推薦出仕,只要有才華,畢定能起事半功倍之效。
----------
進了宮,李叔叔正與老爺子等人三省六部巨頭在立政殿中批改奏本,討論國家之政事,李叔叔在處理政務上從來都不是喜歡獨斷專行之人,總是喜歡傾聽諸位大臣的意見和建議,然後集思廣意之後,方才得出最終的結論,既避免了政務上出錯的機率,也同樣減少詔令被門下省的給事中給封駁的情況。
我正猶豫該不該過去,畢竟李叔叔在幹正事,我卻去求李叔叔幹私活,這怎麼的也不太好意思說,不過這位李叔皮身邊地大內侍衛倒先恭敬地衝我一禮:“陛下可能還有一會方能回來,若是大人著急,請大人隨屬下前往立政殿。”
“還是算了,既然陛下仍在操勞,我這就不去打擾了,我就在此等候便是。”我還是決定不過去,等了很久,喝了三杯茶水,還沒見李叔叔的蹤影,問了宦官,去了李叔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