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的好多了。”
我伸手指了指李福那露在襠外的小**,很是得意地作出了吟出了一如神來之筆的佳句。李治瞅到自家娃兒那歪貼在腿上的小**,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我說俊哥兒,我可是真服了你了,好了好了,師尊您還是別讓小治心急了。”
“簡單,再等!春試是三月初,還有舉行一次曲江書院論壇之機會。到了那時候。再作宣佈。一舉兩得,豈不為美事?你要知道。這一次。有許多真正的學術大家根本就沒來。來地不過是一些魚蝦而已。本公子我。就是要放長線。釣大魚。,只說我大唐這些世家門閥之中,哪一家地長輩不是經學大師。可是此次前來書院挑場子地。不過是些年青人,一來嘛,春試。所以這些士子是懷著湊熱鬧的心思,二來嘛,他們此次完敗。必會告之他們地長輩,到了那時候。嘿嘿嘿……”
我得意地笑了起來。李治翹起了大拇指:“我爹還真沒說錯。論起鬼主意。大唐還真沒人比得上您。”
----------
“這說地什麼話嘛真是。為師難道是那種一肚子壞水心裡邊只裝著自己,而不顧國家之大義。社稷與黎民之人?”聽了李叔叔對我地詆譭。我不由得憤憤地道,老流氓一個,還好意思說我。
“俊哥兒您也莫腦,我父皇這也不過是戲言爾。嗯。倒是想起了一事,您讓我給您弄地茶葉,小弟已經問好了,過了清明。這茶葉。一定能送到您地手上。”李治總算是說了一個好訊息。
“真地?那可太好了,本公子可早就等著這玩意了。”聽了李治這話,我不由得喜上了眉梢,這可是大喜事。以前似乎覺得唐代的茶也很能滋養人。喝來也算是有滋有味,可就是茶葉總是磨成了碎沫沫。而且老爺子特別喜歡加桔皮和薑片還有鹽。喝了好幾年。咱總算是熬不住了,經常懷念起後世的清茶綠水來。不過本公子可沒有私人茶圃,但是李治這位太子爺有,所以,我把主意打到了這傢伙地腦袋上。
雖然我知道古代地名茶多產出於各處,但是,現在的茶葉貿易屬於官辦,這我自然無法涉足,不過,若是能從李治這裡購到了鮮茶自己改造之後,說不定後世的清茶地發明才名頭落咱腦門上也是說不定的事兒。
“可是俊哥兒,您要這些新鮮的茶葉作甚?”李治很好奇,我笑答道:“喝唄,等茶葉到了為師手中,讓你見識一番‘茶香高山雲霧質,水甜幽泉霜當魂’地妙處。”
李治很是期待,自然,我也很期待。過了數日,新鮮的茶葉便已然送到。一聽新茶送到,當日,我便在家裡邊升起了炭火,在我地指導之下,家中幾位心靈手巧地家丁與我一起加入了炒制綠茶地大業之中。
試了好幾鍋之後,方能掌握火候,畢竟本公子也是個半瓶水,只是以前好奇,在農村同學母親炒茶地時候問了一些,自己也見過不少,可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李治拿來地五十斤青茶,被我浪費了十餘斤,不過,熟悉之後,總算是整出了模樣,看著茶葉在手中就嫩綠漸漸地變得幹綠,隨後緩緩變成了一種嫩黃與嫩綠相溶的成色,到了最後地幽綠之色,方算是成功。
老爺子親自當起了品嚐大師,品茗了一盞茶之後,老爺子總算是開了腔:“雖然沒有以往茶水之姜鹽味,卻也多了一股浸人心脾地自然之味,呵呵,也算得是
秋嘛……”
老爺子這話雖然沒有明著誇我,但是聽了他這話我也總算是放了心了,畢竟,老爺子這種嗜茶如命之人也能作出這樣地評價,那就說明,咱們的綠茶,還算得是成功了大半。
—
我便邀請了幾位斯文人,嗯,半打青春版程叔叔是品不出茶滋味地,這種人請來,簡直就是浪費本公子的表情,所以,我便請了孫思邈、袁天罡、魏叔玉、王義方、駱賓王,領著狄仁傑和我的一干弟子齊往山上行去,半上之上,本公子的別墅後邊,有一處幽園,那是我早就選定的一處夏天乘涼之所。誰讓是本公子是別墅區的開發商,最好的東西,自然要留給自己,所以,我就把這塊地盤納入了咱別墅的後院範圍之內。
溪水潺潺而流,清潔涼爽,我更是特地在此置了一草亭,邊上還種了一些竹子,另有桃花數株,份外之美,餘處皆是碧樹成蔭,陽光好不容易在尋得針縫般的葉隙,落在人們的衣裳之上。林間,不知名的雀兒穿梭於其間,空靈的清鳴偶爾吟唱起來,就彷彿是在議論我們這群不速之客是何來歷。
而李治亦與他的幾位王爺弟弟一同趕來。踏在蔽於草木之間的石板,很是有桃源之境。倒是讓這些人都心曠神怡,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