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麼?
張邁和郭洛一時都沉默了下來。
從俱蘭城的情勢看來,這一帶的民眾基礎並不好,對唐軍的到來並不擁護,燈上城的勝利或許能夠進一步震懾這個地方的百姓,但施威容易立德難,想要這個地區的人真心真意地擁護唐軍,那除非有重大的機緣,否則便非短期內所能完成。
但是,唐軍眼下顯然不具備就向百姓施恩懷仁的時間與條件。
鄭渭道:“怛羅斯與中土還阻隔著千山萬水,中間又有大敵攔路,除非我們長了翅膀,否則飛不到長安的。而且這裡地勢太過狹窄,向內發展,潛力有限,且三面受敵所以此地可以用兵,而不能久安。”
這時怛羅斯河上游的戰鬥聲已經漸漸低了,看來勝負已決,有士兵跑來回報,但卻被外圍的田浩擋住,奚勝察明對方只是怛羅斯派到這裡來打探形勢的一夥伏兵,這次的衝突其實不是回紇發動“襲擊”,而是這股偵哨兵被唐軍發現了,一場小仗打下來,捉住了一半,逃走了一半,奚勝見張、郭、鄭顯然正討論到要緊處,便未過來打擾,和唐仁孝溫延海碰了個頭,三人自行依情勢處理了。
戰鬥一結束,遠處的喧囂之聲也漸漸靜了下來,張邁對鄭渭道:“我們才從北邊來,西域整體的情報掌握得總不如你全面。若按你說,我們以後卻該如何發展才好?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自鄭渭抵達燈下谷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裡,張邁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軍事上,反而是鄭渭冷眼靜心,思考了很多,這時張邁問起,他也不推託,道:“咱們唐軍的這四大目標,我覺得定得非常好,未必只是拿來振奮人心,我覺得是有可能實現的。長遠來說,我們還是得找個地方種田的,糧食這東西,不賺大錢,但立國也罷,立軍也罷,若口袋裡沒糧,便是金銀成山,命根子也是拽在別人手裡,這是繞不開的。不過,糧食雖是根本,卻只是讓我們守住基本的盤面。我們同時還需要有一個更大的通盤計劃來實現這四大目標才行,而不能像之前那樣,走一步,算一步了。這幾天我反覆思慮,覺得以當前的形勢而言,我們要想開啟局面,必須設法取得兩股力量的支援。而要得到這兩股力量的支援,都不是立足於怛羅斯能夠完成的。”
“哪兩股力量?”郭洛問道。
“一是商家,二是宗教。”鄭渭道:“我們的錢糧,我們的情報,我們的道路,我們的未來,都在這上面了。”
張邁和郭洛對望了一眼,道:“你說的這兩點,我不是沒想過,我也知道西域的商業力量十分活躍,宗教氛圍又很濃厚,可是商人們也好,諸大宗教也好,他們憑什麼支援我們呢?別的勢力,無論是薩曼還是回紇,條件都比我們要好得多吧?”
“秤砣雖小,可壓千斤!關鍵在於找到用力的點,找到正確的用力方向!當年薩圖克一樣很微弱,但他就是因為找到了一個好點子,利用好了其中一方面的力量,不數年間便轉弱為強。這兩年,八剌沙袞和薩滿就總體兵力來說都比薩圖克多,結果薩圖克向西侵佔了怛羅斯,向東逐步蠶食回紇本部,奈斯爾二世與阿爾斯蘭竟然都被迫處於守勢而無可奈何,就是因為薩圖克在這場鬥爭當中走對了路子,掌握了主動權。”鄭渭道:“薩圖克雖然比我們先行了數步,但他仍然有做得不足、沒法做到的地方,我們若避實擊虛,仍有機會。我們要得到商人們的支援,就得給予他們別的勢力無法給予、或者不肯給與的許諾。我們要想得到宗教上的力量,關鍵則在於自己先確立起一套宗教主張。”
張邁問道:“什麼樣的承諾?什麼樣的主張?”
鄭渭伸出左右兩手,分別說出一番道理,又點明瞭一條重要情報,這兩套策略、這一條訊息說將出來,乃使唐軍脫得潛龍困,始見龍在田!
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
鄭渭說道:“當今西域,大小勢力林林總總至少幾十家。就國族而論,吐蕃已經衰落,大食已經分裂,還剩下最大的軍政勢力主要是三派,一是大唐諸藩屬,二是從大食分裂出來的天方諸國,三是回紇人所建立的回紇諸國。”
張邁與郭洛曾聽鄭渭說過,大唐在西域的勢力,安西四鎮淪陷以後有一段時間曾迅速跌入谷底,但近數十年來並不是一味地每況愈下,一旦因緣際會,唐人與親唐勢力便重新抬頭,其中離安西唐軍最近的,便是崑崙北麓的于闐佛國。“據說于闐佛國再往東,在甘隴道上還有好幾個割據藩鎮,其中有一支唐人建立的歸義軍也十分強大,不過隔得遠了,我所知道的訊息也不確切。”
至於大食諸國,靠得最近的莫過於佔據河中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