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2 / 4)

小說:唐騎 作者:瞎說唄

,往後還怎麼請功?”

烏愛農哈哈笑道:“孩子,你倒也聰明,不過有時候要小心,別聰明過頭了。這次來的人與別個不同,《安西唐軍長征變文》你沒聽過麼?來的這位張大將軍可是一個縱橫萬里的曠代英傑,從疏勒、龜茲的傳聞看來,他手下也必有熟悉文事政務的人才,那便與狄銀這等戎狄不同。再加上連慕容歸盈那樣的人也都投靠了他,你這等小伎倆只怕瞞不過他,到頭來徒增他的反感而已。”

烏思禮卻道:“會打仗,未必就能治國,這位張大將軍來自西方,誰知道他的文政如何呢?或許也只是一個比狄銀更野蠻的強主罷了。強主精於戰陣,未必精通庶務,我看我們不如做兩手準備,若來的是一個英主,我們便全心輔佐他成就王霸之業,如果來的只是個窮兵黷武之輩,那我們就設法自保富貴,料來他初得甘州,總得依靠我們這些地頭蛇。”

烏愛農不置可否,只是捻鬚。

這一日七十八鄉的父老漸聚,甘州殘破之餘也沒法提供食宿,都是這些人自帶乾糧,就在城樓下捱過了一夜。

第二日西面的訊息不斷傳來,或說:“大將軍已經離開肅州了!”

烏愛農打聽各種情況,似乎龍家在新政權下並不受待見,然而張邁以龍家從攻狄銀有功,也就沒有褫奪他們的田畝,肅州只是換了一批防守人馬,文政一切照舊。

至於西面,折逋氏則不斷派出騎兵在焉支山一帶徘徊,似乎對張邁的東進充滿了戒懼。

折逋氏乃是涼州地區半漢化的胡兒,他們佔領了涼州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奴役著成千上萬的唐人做農奴,但由於涼州乃是漢家重鎮,離中原又近,其族中聰明才智之士往往傾慕中原文化,又有部分人與漢家聯姻,因此族內分成兩派,一派主張恢復吐蕃傳統,一派則主張進於中華。

烏愛農對摺逋氏的動態十分關注,但張邁的大部隊到達肅州之時,他的先鋒薛雲山與姜山便已先後抵達張掖,有著三千騎兵在城內坐鎮,況且肅州那邊又有大援在後,烏愛農對摺逋家便不怎麼擔心了。

到了黃昏時,前方地平線沙塵漸起來,七十八鄉雖然都答應派人來會,實際上抵達的只有七十二鄉,望見沙塵,紛紛叫道:“莫非來了?”

不久那沙塵蔽天而來,左右各三千匹駿馬疾馳而至,中間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無數驕兵悍將擁著兩面大旗近前,一面寫著“唐”字,一面寫著“張”字。

這是連狄銀遇到也被殲滅了的大軍,眼看如此威勢,七十二鄉鄉民盡皆跪伏在地迎接,大部分人連頭都不敢抬。

大旗漸漸開近,烏愛農大喜:“來了!”拄著柺杖迎到城外,見車上坐著一男子,寬袍右衽,正冠而坐,歡喜地跪下迎接,道:“甘州留後烏愛農,率領甘州全城十二坊、城外七十八鄉、二十六部,恭迎我大唐欽差、驃騎大將軍!”

第一一七章 顯戶

慕容春華在薛復和張邁手下只是克盡一個優秀將領的職責,對政略決策總是有所保留,此外大部分時間都不說多餘的話,這時楊易執掌北討大權,他奉命作為楊易的副將,動態舉止登時不同。

張邁交給了楊易三萬大軍,其中包括兩萬府兵以及一萬沙州軍隊,此外在經過李臏加印之後還可以繼續調動停駐於沙瓜的兵馬。

大軍將動,楊易想用薛復之計,慕容春華道:“薛將軍所謀雖佳,然而卻不是唯一的辦法,我們何必將這等建策之功分給他?何況這北討之略,薛將軍所謀未必最佳。”

楊易問道:“哦?”

慕容春華道:“此次大將軍以楊將軍北討,調薛將軍扈隨東征,此決策頗出眾人意料之外,但我細細思索卻覺得大有道理,為何?薛將軍近胡夷深而入漢家淺,若使其北討,吞併毗伽,則北庭之眾皆歸其麾下,以近胡夷者統胡夷之眾,上下互相影響,久之恐有離心之禍此乃眾勢所歸,薛將軍本人縱然忠誠亦難改變;若使其東征以教河西漢民,則如戰國時趙國之胡服騎射,河西漢民漢統深厚,雖胡服騎射而不至忘漢。楊將軍則本為漢家大族宗子,北上殺胡,得其人順則化之,逆則殺之,得其地則闢為郡縣,只要楊將軍本人不叛便無分裂之虞。今毗伽人在高昌,大將軍恐戰爭進行太久,禍亂及於來年,這是為君者的愛民之慮,深足敬佩。然毗伽勾引曹元德,襲我背後,圍我妻兒,此為大仇大辱,不報則不能威懾諸胡!因此屬下認為仍當設法殺之!北庭之眾狼子野心,急切難化,不如夷平其族,清洗其地,待大將軍引得東方漢民前來,再實其地。”

楊易道:“你是要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