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的先兆涼州方面竟然引領了天下制度變革風氣之先!這可是國政爭衡上的根本大事!
“天策軍的每一步,都走在朝廷前面啊!”
馮道敲著範質寄來的書信,嘆息著。
將範質的書信放入秘囊後,他又取出另外幾封書信來這卻是秦北的一些情況了。
這幾年,中原的佛教起了某種微妙的變化,幾乎每個州都多了一些與西北佛教關係甚深的高僧,這些人或者直接來自西北,或者是認同了甘隴政權下張邁所提倡的佛教精神。他們以世外之人而積極入世,賑貧濟弱,撫孤恤老,但又遵守當地律法,儘量與政府合作而不是與政府爭權,但這樣反而在民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隱隱自成一宗,但又有糅合天台、禪、淨之勢。且這些寺廟聲氣相通,從疏勒到涼州,從涼州到長安,從長安到洛陽,再到太原、幽州、青州、徐州,形成了一個隱形的網路。天策政權的許多情報,正是透過這個通路進行傳遞。
不過,懂得利用這一點的並不止張邁與魯嘉陵,中原計程車階級對此也在爭取,知識分子常與佛門高僧有所往來,讀書則寄居,出行則寄宿這是唐朝以來形成的傳統,他們也利用這個網路構建了自己的資訊網路,有時候也與佛門共享情報作為知識界的領袖,馮道因此能夠收到各種各樣的風聲,有一些事情,李從珂被瞞住了,馮道卻瞭如指掌。
這時他所看的書信,正是連樞密院劉延朗也忽略的一些東西那就是秦北的變化!
“魯和尚做的好事!”馮道喃喃道:“不過他以為他的作為無人看得透?真當我中原無人麼!”他合上了書信,尋思:“不過他們能如此破費,救得數十萬百姓,卻也是大功德一件。聖上如今一門心思地要先對付駙馬、契丹,對秦北的纖芥之疾沒有興趣知道,然這個苗頭看似微小,卻需杜其漸!只是我若貿然將此事捅穿,到頭來不但於國家無益,且以劉延朗等人的行事風格,多半會害苦了這數十萬人!我當想個法子,使百姓既蒙其惠,又將折、楊拉回來。”
他的能耐當世罕有人能比得上,就算是天策政權下久經歷練的鄭渭、張毅等人,火候上也要弱他三分。然而鄭渭魯嘉陵等與張邁是一條心,行事之際可以動用天策政權所能動用力量的全部,馮道與李從珂卻是兩條心,李從珂的目的是要稱霸,要的是讓他的君權覆蓋四海,對馮道只是利用他來幫自己牧民收稅,而馮道之所以會與李從珂合作,為的卻是如何最好地保護百姓與天下。正因如此,他雖然位居宰輔,但所能動用的力量卻十分有限,韓昭胤劉延朗等人還常常會掣肘他,甚至就連獲取情報這樣的事情,馮道也還要利用自己私人的影響力來完成。
即便如此,他還是很快地想出了一個辦法,要在現有的後唐體制內將魯嘉陵的滲透化解於無形。
正待喚人行事,忽然間外面兩個弟子闖了進來,聲音急促地說道:“師相!出大事了!”
“怎麼?是何大事,令爾等如此慌張。”
“東北來的訊息!石駙馬進入幽州了!”
“什麼!”馮道如此的修養,也驚得一振手拂得几上鎮紙掉落在地!
“你說什麼!”他重複地問道!
“稟師相!”趙德鈞從進犯檀州到突破到幽州城下只是短短兩三日間事,一開始劉延皓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就沒有第一時間向東都告急,等到事情鬧大,卻是將前後事宜都向東都傳遞了,馮道的門人將事情經過簡要述說了一遍,道:“石駙馬突至幽州城下,城內軍心大變,劉延皓驚駭之餘,下令關閉四門,並不出戰,將還失落在城外的兵馬棄之不顧,大寒士心,他當晚又暗中聚集精銳兵馬,打起了守不住就逃的打算,不想城中將士恨他如此,第二日還未破曉就譁變了。聽說領頭的是在軍中頗有令名的張令昭。”
馮道變色道:“譁變!城外就有大敵,城內再譁變,那還了得!”
“師相說的是。”
馮道又問:“那劉延皓又如何應對?”
“他聽說有變,就帶了親信兵馬從南門逃跑了。”
馮道是何等修養,這時也忍不住雙眉一揚不過也就是一揚而已,跟著就平復了,神色仍然如一口古井一樣:“哼,他確實也是這般人。”跟著又是一嘆:“只是這樣一來,幽州便守不住了。”
“是啊,聽說劉延皓逃出幽州之後,石駙馬就跟著進駐了。”
馮道道:“連石駙馬進駐的訊息都傳到了,那麼之前幽州被圍的訊息,怎麼現在才來!”
“師相容稟,”門人道:“幽州之圍來